多地鼓励生育二孩 生娃购房可降低首付和贷款利率?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25 22:05:06

摘要:继辽宁省今年7月率先在省级层面探索给生二孩家庭奖励政策之后,国内多地陆续进行奖励生育二孩的调研活动,甚至有部分地区建议生娃与购房挂钩。

多地鼓励生育二孩 生娃购房可降低首付和贷款利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随着老龄化加剧和育龄妇女人数逐年下降,这一呼吁的迫切性体现得愈发淋漓尽致。

继辽宁省今年7月率先在省级层面探索给生二孩家庭奖励政策之后,国内多地陆续进行奖励生育二孩的调研活动,甚至有部分地区建议生娃与购房挂钩。

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公布了一份《宣城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建议,从政府层面出台优惠措施,在各方面给予两孩家庭更多的政策倾斜,刺激育龄妇女提升生育意愿。如在购房、购车方面可以考虑降低首付标准和贷款利率。

“高房价是一直影响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原因,给予购房补贴,有助于提高生育意愿。”9月25日,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学者何亚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此类房屋补贴并非适合所有地区,宣城市的房价相对而言不算太高,地方财政补贴得起,而对于一线以及特大城市来说,财政的购房补贴不过是杯水车薪。”

人口老龄化远超国家水平

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正式生效。为了解和评估“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安徽省宣城市统计局特此进行了调研。

根据《报告》来看,2017年,宣城全市出生人口2.7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出生率达10.16‰,其中,二孩出生人数为1.3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占全部出生人数的比重为48.4%,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增幅提高10.6个百分点。

据了解,这样的人口出生情况,已是宣城市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上升、二孩出生量占比逐年攀升,宣城市何以还要出此购房优惠等大手笔进行鼓励生育政策?何亚福认为,一个地区鼓励生育政策力度的大小与老龄化程度有很大关系。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宣城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015年-2017年分别为56.3万人、56.7万人和59.4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1.7%、21.8%和22.7%。老年人口总量逐年增加的同时,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逐年提升,人口老龄化加剧。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为17.3%。也就是说,宣城市的老龄化程度已严重超过联合国标准的10%和全国老龄人口17.3%的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报告》认为,近几年宣城当地育龄妇女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出生人口增量,而结婚人数的减少,亦将影响出生率的提升。

计生部门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监测显示,2017年,宣城市共有15-49岁的育龄妇女688017人,比2016年减少22731人,比2015年减少45787人,育龄妇女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出生人口增量。同时,民政部门数据显示,2017年宣城市内地登记结婚21089对,比上年减少1409对,为2011年以来最低值。

建议实施购房优惠鼓励生育

老龄化加剧、育龄妇女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生育成本越来越高等问题都将成为影响未来生育率的主要因素。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已在陆续出台二孩相关的鼓励政策,内容大都涉及孕产前的服务、学龄前教育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对于住房优惠的建议并不太多,除了最早发布政策的辽宁之外,就是湖北咸宁、安徽宣城以及铜陵的鼓励生育政策对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有所提及。

何亚福认为,虽然相关政策提到生娃与住房挂钩,但是,具体补贴多少、优惠多少等内容都没有表述,后续应出台具体措施。

为推动全面二孩的落实,安徽省宣城市还在报告中提出了其他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政策上要倾斜。《报告》建议从政府层面出台优惠措施,在各方面给予两孩家庭更多的政策倾斜,刺激育龄妇女提升生育意愿。如在二胎孕妇产检、生产方面可以考虑减免部分检查项目费用;在购房、购车方面可以考虑降低首付标准和贷款利率;在二孩入托方面可以考虑减免部分费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在旅游、乘坐交通工具、就医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在进一步延长产假、陪产假、完善未就业家庭生育保险制度和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方面进行探索等。

其次是监管上要加强。《报告》建议政府制定适当措施,保障各阶层女性职工正当权益。再次是服务上要提升。比如,要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人们在孕前、孕期、产前、产后各个时期的不同需求;要加快构建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尤其是在建立专科儿童医院、设立高龄妇产科、高危妇产科等特色门诊(科室)方面出台新举措;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托儿所、幼儿园等服务机构,优化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基础幼儿教育资源投入,推动保育服务由家庭保育向社会保育转变。

责任编辑:郭一晨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