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2000亿美元新关税落地 油脂企业进入寻豆模式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18 13:07:51

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2000亿美元关税还是如约而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10%的新关税将于9月24日生效,并将在2019年1月1日起上升至25%。

2000亿美元新关税落地 油脂企业进入寻豆模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2000亿美元关税还是如约而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关税,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10%的新关税将于9月24日生效,并将在2019年1月1日起上升至25%。

在此之前,美国已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这意味着将近一半的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很快将被加征关税。9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如美方不顾征求意见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反对,一意孤行,对华采取任何新的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

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9月16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专题研讨会”上表示,除了继续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采取关税措施外,中国还可以选择美国制造业供应链上对中国有巨大依赖的零部件、中间材料和设备采取对美国出口限制的措施。同时,这些零部件、中间材料和设备又可以有效地供应中国的制造业和中国的市场。

特朗普宣布2000亿美元关税落地

“正如市场预料,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10%关税,并威胁进一步加码。作为受贸易战直接影响的油脂油料,加征关税导致本就疲弱的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继续下跌,而国内豆粕近月合约应声上涨,但远月豆粕合约表现平淡,并未有太大的涨幅。”中投元邦投研经理谢义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2018/19年度美豆对国内净出口,国内自从5月24日买了43.8万吨后就没买美豆了,又取消了12.6万吨的新作订单,目前是2005年以来记录最低的水平。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豆粕类的供需关键还是看贸易战的影响,因此,市场开始关注后期美豆购买的时间窗口。

谢义钦表示,当前国内油脂企业如果按照25%的额外关税,进口美国大豆已经能够产生利润,但截至目前我们仍然没有看到任何购买美国大豆的迹象,其主要担忧来自非关税壁垒。因此我们认为,在中美关系出现实质性缓和之前,国内企业将不会进口美豆。

谢义钦指出,在不进口美豆的情况下,南美新一季大豆要等到2019年1月中旬才会上市,在此之前,国内都将面临蛋白原料较为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国内大豆在生长最后阶段遭遇早霜伤害,产量受损,农业部预测受黑龙江霜冻面积约1478.5万亩,我们预计后期减产可能更为严重,企业应该提前想办法应对。

农业农村部消息,9月9日夜间至10日凌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特别是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出现了低温霜冻天气,对该区域大豆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监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低温霜冻面积约为1478.5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9.9%;产量损失预计为5.5亿斤左右,约占全省总产的4.45%。

最近东北地区霜冻时间提前,气温骤降,黑龙江以及内蒙古大豆主要产区均遭受到霜冻灾害。谢义钦表示,9月8日夜间至9月9日凌晨的霜冻,令新季东北大豆严重受损,目前农作物受损面积约1000万亩以上,其中甚至有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绝收现象,此次霜冻的损失达上亿元。预计受东北大豆供应减少尤其是优质商品豆减产影响,未来优质大豆价格上升空间较大。

“国内方面上周市场一度爆炒大豆因霜冻减产,出现涨停走势,随后出现持续下跌。本周贸易战的最新动向,使得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再次走强。与此同时,农业部公布内蒙东北和黑龙江西北遭遇霜冻对大豆产量造成5.5亿斤减产有叠加效应,预计短期支撑大豆期货反弹。”布瑞克研究总监林国发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林国发表示,农业部评估大豆减产为27万吨,贸易战可能导致四季度中后期国内大豆供应出现偏紧的问题。虽然国内大豆产量的减产对国内大豆供需影响极小,我国一年大概1亿吨的大豆需求,27万吨数量占比极小,但在当前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美豆进口预期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减产效应会被放大。

油脂企业进入寻豆模式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国内大豆需求更多的通过非美国产大豆解决,其实大部分的大豆供给来自巴西,也意味着国内将宝压在巴西身上,而巴西大豆单产的产量波动历来要比美国大,也就是说巴西大豆供给的不稳定性要大于美国,这也意味着未来巴西大豆供给的不稳定势必带来国内价格的大幅波动。”谢义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国发对记者表示,南美可出口中国大豆数量持续下降,而新一季巴西大豆的供应需要到2019年1月中下旬才能陆续上市,市场担心阶段性供应偏紧。不过,相对于大豆来讲,贸易战对豆粕影响相对直接,这也是近期豆粕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之一。9月18至19日,豆粕期货涨幅达2.37%。

林国发表示,当前整个豆粕供需矛盾在于预计11-12月进口大豆供应偏少,导致了豆粕可能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与此同时,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农业部对泔水喂养生猪的监管更为严厉,未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泔水喂养生猪的比例,从而提升对豆粕类饲料喂养生猪的比例,这也间接的提升豆粕等蛋白类原料需求。

此外,作为油脂企业,林国发表示,由于国内霜冻提前来临,造成东北大豆小幅减产,这虽然会对本地区油厂生产有一定影响,但沿海地区油厂由于中美贸易战持续,更应该将目光转到南美,做好原料采购计划,防止企业原料库存紧张导致工厂停机。

与此同时,对于后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驱动因素,谢义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9月-11月是阿根廷和巴西的种植季节,较容易出现的炒作是对种植面积的预估以及播种期间的天气状况。11月底至2019年1月是南美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巴西的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巴拉那、戈亚斯和里奥格兰德这几个地方尤其容易出现不利天气的炒作行情。

在这期间,还有美国大豆出口的季节性炒作。由于当前市场对中国缺席美豆市场导致对美豆出口前景极度悲观,后期在美豆不断销售的过程中可能有阶段性的行情出现。谢义钦表示,最后炒作可能来自对厄尔尼诺天气的炒作,2018年冬季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高达60%,如果厄尔尼诺导致棕榈减产,势必推升豆油的需求,从而最终推升大豆的价格水平。因此,远月粕类后期的炒作因素相当之多,并且今年的价格波动幅度较之往年将会明显加大。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