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7月M2增速反弹 货币政策转向立竿见影

作者:吴丽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13 22:57:13

摘要:相较于去年以来一直跌跌不休的M2走势,本月M2大幅反弹0.5%。对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国常会关于稳定经济需求叠加货币政策转向使得M2增速出现触底反弹。

7月M2增速反弹  货币政策转向立竿见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8月13日晚,央行发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

相较于去年以来一直跌跌不休的M2走势,本月M2大幅反弹0.5%。对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国常会关于稳定经济需求叠加货币政策转向使得M2增速出现触底反弹。

货币政策转向结果显现

“M2增速反弹的趋势有望持续,稳增长和保就业的目标会需要一定的货币增速,我们维持年度策略报告M2增速全年9.0%以上的观点。” 华泰宏观团队在其7月金融数据点评中如此表示。

与此同时,狭义货币(M1)余额53.66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个和10.2个百分点,表现出与M2大幅反弹相反的态势。对此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分析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企业现金流紧张,货币政策转向企业的传导仍需要一定时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房地产销售在国家新的一轮调控政策得到确认后,房企销售向下成为大概率事件。

分细项数据看,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增速13.2%,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7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3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7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582亿元,居民和企业贷款均出现小幅放量。

“我们认为国常会指导意见出台后,商业银行的执行力度和速度超出我们预期。”李超如此分析。

中泰固收研究团队则分析认为,M2同比从6月份8.0%反弹至8.5%,主要来自于居民存款回表和财政支出加快。

其在最新研报中指出,第一,居民存款仅减少2932亿元,而去年同期减少了7515亿元,我们估计与资金利率大幅走低后,短期理财、资管、货基等产品对居民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从而转回银行表内(尽管今年货基在M2中已发生了口径调整,货基回流银行表内只改变M2结构不改变M2总量);第二,财政支出有所加快,财政存款增加幅度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000余亿。但企业存款则延续下滑态势,非金融企业存款继续超季节性减少6188亿元,加之M2同比虽反弹,但M1同比继续回落1.5%至5.1%,或反应M2的反弹并未带来企业资金的增加,与信贷表现出的结构性问题一致。

社融口径调整,反弹尚需时日

正常的金融数据统计报告之外,7月份开始央行对社融口径进行了调整,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

在7月份新口径下,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亿元,新口径同比增速为10.3%,旧口径约为9.7%左右。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370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50亿元,同比多减111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192亿元,同比多减242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70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37亿元,同比少38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5亿元,同比少361亿元。

分析调整后的社会融资数据可以发现,社融新增在信贷小幅放量的基础上没有出现反弹,对此李超分析认为,表内信贷调整弹性和执行力度较强,而表外恢复则需要一定时滞。

中泰固收研报分析认为, 整体来看,7月以来为了防风险而做出的政策调整的确发挥了作用,表内信贷投放和债券融资均有所发力,M2也如期出现反弹。但与此同时,结构性去杠杆大方向仍在,表外业务等融资方式和地产等融资主体受到的限制也依然存在,最终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宽信用”局面,社融增速和M1同比继续回落。

“7-8月以来央行持续加码资金投放,银行间流动性已非常宽松,后期如果政策继续引导,表内信贷和M2等金融数据或将继续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对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板块来说,资金流入仍将受到较大限制,使得社融反弹速度会更加缓慢。”研报如此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孟祥娟则分析认为,7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预调微调、资管新规过渡期内执行细则等政策密集落地,未来金融数据预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预计8月开始,在明确的政策鼓励下,将迎来企业中长贷的改善和非标融资的止跌企稳甚至小幅回升,金融数据的改善将逐步体现并贯穿整个下半年,而基建投资等经济数据的企稳回升,则或在4季度开始逐步显现。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