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刀刀见骨惨烈厮杀那都不算事,台“九合一”隐藏的“深喉因素”才具颠覆力

作者:杨晶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09 17:03:17

摘要:但此次选举面临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一是“公投绑大选”增加议题多元,二是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复杂化。

刀刀见骨惨烈厮杀那都不算事,台“九合一”隐藏的“深喉因素”才具颠覆力

2018年8月8日,中国台湾,柯文哲出席重阳节系列活动记者会接受媒体联访。记者徐兆玄/摄影   联合报系-东方IC

杨晶华

2018年11月24日,台湾地区将举行九项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即“九合一”选举。虽然是一次地方性质的选举,但因涉及6“直辖市”16县市的“百里侯”归属,关乎地方政治版图的重构,因此被视为2020年大选的“前哨战”,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

各方选将底定,选情更趋白热化

基于选举的重要性,蓝绿两党在人员提名上可谓慎之又慎。尤其作为选战“火车头”与地方执政“龙头”的县市长候选人直接决定地方政治版图的结构,成为各方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

经过了暗潮汹涌的中央协调与“刀刀见骨”的初选厮杀,各党、各方人马已完成选将提名和出线。选战已进入更白热化阶段,各方政治势力采取不同的选战策略,助攻选情。

国民党主打民生议题,以“反空污、反核食”等政治诉求为选战主轴,部署局域联合作战,串联生活共同圈的县市长候选人,以“固守双北、决战中台湾、抢进南台湾”为重要选战布局。国民党已于7月25日、8月1日在台中市、新竹县召开两次行动中常会,人员齐整,场面热烈。

民进党为了迎战选举,不仅重组“战斗内阁”,还打造了党团战斗队伍,并在第18届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为各县市参选人造势。由于执政民调低迷,蔡英文采取了拥抱独派的选战策略,推动“去中”、“打击国民党”、“去蒋”等政治工程,企图巩固民进党的基本盘。

就目前的选举民调与选情动态来看,“六都”之中,选情较稳定的为新北市、桃园市、台南市,尽管民进党空降在地资源深厚的“天王”苏贞昌于新北,并大肆炒作文大宿舍事件“攻侯”,但并未影响侯友谊的民调优势;桃园市长郑文灿为民进党新潮流系的核心人员,拥有较高执政满意度,寻求连任,民意支持度较高;台南市为民进党基本盘最稳固的选区之一,虽经历了初选厮杀,但目前来看,并无“改朝换代”之忧。

选情戏剧性较强的是台北市与高雄市。在台北市,民进党为了打败基本盘占优的国民党,曾在2014年的“九合一”选举中放弃提名选择政治素人柯文哲,并助其高票当选。但柯上任后与民进党一直维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最终导致“绿白”政治势力在此次选举中分道扬镳,因此民进党提名姚文智与柯文哲及国民党籍候选人丁守中形成鼎立之势。剧情起初如预想一般,柯的民意支持被分走,丁守中成为赢家,支持度领先。但据TVBS最近民调显示,柯的民意支持已逆风而上,以40%的支持度领先丁守中的30%与姚文智的11%。丁守中不愿促成“绿白”联合的“佛系参选”策略宣告失败,姚文智关键第三方的作用也在逐渐丧失。

台北有“柯文哲现象”,高雄则有“韩国瑜现象”。高雄一直是绿营的大本营,原本毫无胜算的国民党籍候选人韩国瑜以“黑马之姿”,在高雄刮起一阵旋风,使得民意支持如滚雪球式上升,民调虽距拥有“先天优势”和执政资源的陈其迈还有8%左右的差距,但已成为此次选举最为吸睛、出彩的选将。

六都中选情最为胶着的要属台中市。台中因其在台湾政治上的特殊区位,一直都是蓝绿选战的必争之地。现任民进党籍市长林佳龙政绩一直不佳,中捷工安、雪谷缆车等事件频发,在近期审计报告公布的“六都”财政评比中,台中也敬陪末座。同时也受到蔡当局执政失利的负累,林佳龙民调微落后于国民党籍候选人卢秀燕。但在最近的东亚青运停办事件中,林佳龙通过“悲情牌”的运用,使民调出现暂时回升。

在其他16个县市中,国民党候选人稳定领先的有苗栗县、南投县、嘉义市、宜兰县、花莲县、连江县等;民进党候选人稳定领先的有基隆市、新竹市、云林县、 嘉义县、屏东县等。选情胶着的有基隆市、新竹市、云林县、嘉义县、屏东县等。

选战背后的深层因素,或将颠覆选情

鉴于民调机构的政治倾向及投票不表态选民的存在,目前的民调并不能准确反映选情,选情变化的空间还很大。政治版图能否重新洗牌,打破“绿强蓝弱”格局,还有待观察。影响选情走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投绑大选”对投票率的影响。虽然“公投绑大选”并不是新鲜的名词,但是此次与以往不同,提案的数量庞杂并且所涉议题广泛,不仅限于“统独”议题,还广涉民生等议题,因此有关联的选民更多元。这是“公民投票法”修法后的第一次选举,对于选民的参与度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估。但“公投绑大选”对投票率的影响,将是左右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究竟是蓝绿基本盘被激发,还是中间选民投票热情被激活,或是对选举影响甚微,还需进一步追踪观察。

二是国、民两党各自内部的整合程度。国、民两党在提名过程中都存在不和谐的声音,并且至今并未消弭。国民党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并没选择团结一致,共御外敌,而是继续上演“宫斗戏码”。初选阶段,大多选区出现党内“抢位战”,即便提名完成后,在嘉义市、新竹县、宜兰县、澎湖县等都存在脱党参选的现象,降低了国民党的胜选率。据悉,还有市议员参选人不愿与市长候选人联合竞选。国民党中央不得不通过“六都”市议员提名特别办法,实施强制联合竞选策略。

而在民进党中,内斗也成为重要旋律之一,各派系争抢“地盘”之事屡见不鲜。民进党内参加高雄、台南初选的多则五方人马,台北、宜兰、嘉义等选区初选也很惨烈。由于内部整合不力,已导致前副领导人吕秀莲宣布退党,台南市苏焕智脱党参选,嘉义县副县长吴芳铭或将脱党参选。

三是两岸关系与台美关系的动态变化。此次“九合一”选举适逢中美竞争加剧之际,蔡当局不仅不承认“九二共识”,使得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并在中美博弈中选择主动倒向美国,企图提升台湾地区的“棋子”地位。尤其在选战压力的加成下,蔡当局采取对内向深绿妥协,对外向美国寻求支持的策略。另外,由于蔡当局上任以来,执政乏力已使其在民生议题上非常被动。为了拉抬选情,蔡当局或会继续营造“大陆打压台湾地区”的虚假气氛,转移民生危机,甚至继续强化台美实质关系,挑衅大陆,从两岸的博弈中赚取选举资本。如果操作不善而激化两岸关系,对选情的走向将有颠覆性影响。

从 “九合一”选举,管窥台湾政治生态变迁

选举作为台湾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是台湾政治生态变化的重要窗口,通过研究“九合一”选举的发展态势,能够更准确把握台湾政局的变化及民意的走向。主要观察点如下:

一是选举结果对国、民两党内部生态的影响。对于民进党来说,如果输了,将大大挫伤士气,毕竟败给了没有执政资源、失去党产的国民党。蔡英文在党内的权威受到动摇,或会引咎辞去党主席一职,在蔡、赖关系中失去主导权,甚至影响2020年对大位的争夺;如果赢了,民进党的权力配置被巩固,蔡英文调动党机器的能力将加强。而对于国民党来说,如果赢了,有助于巩固吴敦义的党内权威,也有助其在2020年突出党内重围;如果输了,国民党士气将跌入谷底,不够坚固的团结氛围恐将“形神俱灭”。

二是第三势力的能量及消长。以柯文哲为代表的“白色力量”及时代力量等,在此前的选举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却一直未能摆脱民进党礼让的标签。在此次选举中,他们能否再创佳绩及与民进党的关系成为重要的观察点。目前,“绿白”已分手,但柯文哲的选情看涨,不管民进党是否选择“弃保”,柯已获得实力检验及与绿营分庭抗争的政治资本。而时代力量与民进党的关系诡谲,保持一种平衡,既不想过近,失去自主性或被执政包袱拖累,也不想对立,因许多选区还需要与民进党联合辅选。此次选举民进党在市议员提名上几乎没有礼让时代力量,两党处于竞争关系,将压缩彼此选举空间。但时代力量主要着力市长以下层级选举,需借助民进党发挥“母鸡带小鸡”的作用。因此,两党竞合关系复杂。

三是民意对议题的关注度与倾向性。此次选举为地方选举,一般以民生议题与地方治理议题为主,两岸关系或统独议题不是焦点议题。但此次选举面临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一是“公投绑大选”增加议题多元,二是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复杂化,有可能使两岸关系议题聚焦化。因此,通过选举的动态变化及结果,可以更全方位地观察民意对议题的关切程度及导向,也可以更准确地研究台湾地区选民结构的变化,进一步透视“柯文哲现象”等问题的必然性及复制的可能性等。(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