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调查正文

抗癌药降价大幕拉开:赫赛汀直降15000,医院一度缺货

作者:郎旭东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30 13:37:13

摘要:去年,包括赫赛汀、美罗华、万珂在内的15个癌症治疗药品通过谈判降低价格。通过谈判,药价的平均降幅达44%,最高降幅达70%,令患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2017年7月19日,之前售价的22000元的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被纳入医保,价格直降到7200元一瓶。

抗癌药降价大幕拉开:赫赛汀直降15000,医院一度缺货

实习生 郎旭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锋 北京报道

近日,多地传来药品降价的消息,其中不乏抗癌药物。

记者从财政部此前公布的103个抗癌制剂清单中得知,清单中已有82种被纳入医保目录(2017年版)和36个谈判品种。去年,包括赫赛汀、美罗华、万珂在内的15个癌症治疗药品通过谈判降低价格。通过谈判,药价的平均降幅达44%,最高降幅达70%,令患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2017年7月19日,之前售价的22000元的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被纳入医保,价格直降到7200元一瓶。

随着药品的降价,有的热门药品一度缺货。7月25日,《华夏时报》记者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实地走访时了解到,抗乳腺癌药物赫赛汀在大幅降价后销量大增,一度呈现缺货情况。

而在国外进口药降价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国内药企势必遭遇进口药“以价换市”的倒逼。对于国内药企来说,一场冲击和机遇即将相伴而来。

最高降幅达70%

抗癌药降价的序幕早就拉开。

7月25日,记者来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部和药房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在纳入医保后销量大增,今年5月份甚至出现缺货情况,医院门诊一度贴出赫赛汀缺货的通知。但是目前情况已经缓解,门诊处的缺货通知也早已撤下。

进入7月,抗癌药降价正在进一步进行中。记者了解到,7月4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提醒,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已通过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自主降价功能,主动申请降低了部分药品供货价格,这其中不乏抗癌药物。

本报记者在网上查询了其中的克唑替尼的价格(赛可瑞),该药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中的一种。据北京美信康年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其原网价51000元的克唑替尼(250mg规格),每盒现网价最低为37500,降价达26%。

众所周知,癌症的治疗费用非常高昂,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因为买不起抗癌药而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因为负担不起化疗和正规药物的费用,只能选择喝中药和吃一些蟾酥片之类的药,效果非常有限。人也一天天瘦了下去,到最后基本吃不了东西了……”7月25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肠癌患者家属向本报记者说道。

为了解决癌症患者看病难、看病贵,近两年来,国家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更是接连出招。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2018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

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宣布,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此前,中国进口制剂的关税税率为4%——6%,增值税率为17%。进口抗癌药实现零关税后,进口抗癌药品关税和增值税分别降至0%和16%。

近日,李克强总理就抗癌药、疫苗等公共卫生健康大事接连发声,体现了政府对此民众生命的重视。

但是抗癌药降价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报记者在肿瘤医院采访了数名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近期抗癌药降价的感受,因为许多患者是异地就医,加上许多抗癌药物是近期才开始降价,有的仍在医保目录之外,所以患者及患者家属大多表示对此感受并不十分真切。

但患者及家属对于抗癌药降价充满着希望,“希望降价的力度能够再大一点,价格再便宜一点,能够报销的药再多一点。”一位患者家属对记者表示。

对此,李克强也强调,“进口抗癌药仅降到“零关税”还不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多环节、多渠道层层压减进口抗癌药品价格”。

或对国内药企造成冲击

记者近日从国家医疗保障局了解到,7月中旬,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已经开始。在新一轮的“国家谈判”后,更多进口抗癌药有望进入医保,开始降价。

面对进口抗癌药“以价换市”的情况,国内药企,尤其是仿制药企业想要谋求出路,就要在自身上下功夫。专家称,中国虽然是仿制药大国,仿制药的品种、品规数量巨大,但多数国产仿制药药品质量与原研药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竞争力不足。除了质量和疗效外,国产药的仿制水平和速度也有差距,因此即便进口原研药专利到期,国内也无法生产出可以与之有效竞争的仿制药物。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了解到,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也就是说,全国每天平均超过1万人确诊为癌症,每1分钟约7人确诊为患癌。在世界范围内,大约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中国。

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国抗癌药物市场以每年百亿元的增速高速扩张,市场需求十分巨大。关乎人民生命健康,中国抗癌药不能过分依赖进口药。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意见提出,促进仿制药替代使用,将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纳入与原研药可相互替代药品目录。业内专家普遍表示,进口抗癌药的降价,将倒逼国内药企加快创新。对于国内药企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有关专家表示,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医药产业政策环境,提高创新药物和高品质仿制药的研发、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在实现对部分进口抗癌药临床替代的同时,缓解进口药短缺的困境,减轻民众就医负担。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药企应趁着这一挑战与机遇,大力研发新药和增强仿制药品的质量,降低价格。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是降低抗癌药费用、减轻进口依赖的根本之策。国家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对于相关国内药企的关注,从监管、引导、政策支持等方面与企业共同扛起民众生命的重任。

近期抗癌药降价只是一个开始,如何让百姓看得起病,何如让百姓放心去预防、治疗疾病、如何建立起一个高效、安全、经济的公共卫生健康体系,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