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消费:今天的风往哪个方向吹?

作者:戴有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27 21:01:25

摘要:年轻人的休闲娱乐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典型的如手机游戏、弹幕文化、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文化形态,深刻浸染着这类群体的日常生活。

社会文化消费:今天的风往哪个方向吹?

微信小程序、抖音、拼多多等正蹿红海外,成为不少境外企业眼中的“带货新宠”。 IC供图

戴有山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近40年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变革。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社会、文化也随之迅速变迁。这些变化对社会文化面貌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整个社会文化面貌的变化更是巨大。

影视繁荣VS娱乐至上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40年,也是中国文学影视艺术日益繁荣的40年,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报告文学、影视、曲艺、音乐、舞蹈、摄影、美术,都留下了众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给电影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由此中国电影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79年夏,江西九江作家毕必成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招待所写出了《庐山恋》。1980年,电影《庐山恋》公映,张瑜在郭凯敏脸颊上的轻轻一吻,掀开了中国爱情电影的新篇章。继8个样板戏之后,中国人在大银幕上迎来他们久违的浪漫爱情,《庐山恋》成为当时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时光飞逝至2018年2月2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中国春节一周的票房达9.46亿美元,这是世界纪录。单日票房突破2亿美元,也是世界纪录。单日观影人次超3000万次,还是世界纪录。单片单日白天场票房高达8500万美元,还是世界纪录。”

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存在着娱乐节目过度泛滥的现状,各种良莠不齐的节目在青少年中流行,娱乐明星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过度泛滥的娱乐节目使得娱乐明星的曝光率无限扩大。各种媒体展示娱乐明星如何风光、如何受关注、如何被追捧,如何控制娱乐节目过度泛滥,成为摆在当前管理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多元文化消费格局

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喜欢彰显个性,主张自由发展,更为关注自身的体验和自我的个性满足。他们在生活上力图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追求西方的自由生活。更多的年轻人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大潮,并成为推广与践行网络文化的排头兵。开放、自由、平等的互联网精神完全契合年轻群体的心理特征,网络已经成了年轻人生活的第二空间。

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从传统媒介向数字媒介的转型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社交媒体继聊天工具、网络论坛后成为年轻人的新宠。面对面沟通方式被即时微信、QQ等通信工具、电子论坛、博客、聊天室、电邮等替代,手机阅读成为休闲方式。凭借手机终端登陆微博,实现对个人事件的随时记录和自我表达,及对公共事件的关注等。

年轻人的休闲娱乐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典型的如手机游戏、弹幕文化、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文化形态,深刻浸染着这类群体的日常生活。人们通过社交媒体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的传播,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络风靡一时,许多人废寝忘食只为完成“偷菜”“抢车位”等游戏任务。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映客、斗鱼、熊猫、触手等直播平台大量涌现。在网络直播中,年轻人可以自主选择建构自己想要成为的影像。网络直播成为投射自我欲望的中介体。同样, 直播文化中资本收编也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大部分平台和主播是由于文化资本的转换能力而被吸引入场。直播平台具有对大规模异质性群体的容纳优势,更因其将可视化与弹幕文化、打赏文化、多向互动等多项特点结合的技术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原子化个体”在其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社群”,逐渐成为释放社会情绪、满足群体归属的平台。但值得警醒的是,信息产品和媒介产品的平面化、庸俗化直接刺激中国当代年轻人对休闲、娱乐、消费等感官体验的渴望,他们容易被虚拟的幻想所奴役,成为娱乐和媒介技术的奴隶。

“屌丝文化”逆袭

中国社会文化面貌在某些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价值观淡薄、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阶层固化等。国人在现代社会语境中面临种种难题,房价、就业、生活环境、学历贬值、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负担日益沉重,各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价值认同危机。“屌丝文化”现象逆袭主流文化成为一种社会主流。

人们通过隐性的符号拼贴,以自嘲和自我贬低的方式,经由网络媒介,以边缘文化的立场表达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严肃性的间离和消解。如自称为“屌丝”的青年,“正是通过网络和相关报道来进入屌丝这个角色,并以一种体验式表演来表现自我。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世界关于底层青年的不被重视、前途渺茫, 甚至还有其带有戏谑的自轻自贱的愤怒”。

事实上,“屌丝”现象内里仍蕴含着鲜明的反抗意旨,期望通过逆袭的姿态,在承受社会压力和被忽视后,去向主流文化寻求认同,获取社会的认可与肯定。

书香中国的城乡落差

中国历来重视读书。但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在一段时间放弃了阅读,老百姓所能够接触到的图书十分有限。

改革开放多年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人的知识短缺慢慢暴露出来,于是政府倡导在全国打造书香城市,进而打造书香中国,通过读书来提升国民素质。

如今,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图书馆成为全国大部分城市市民最常去的地方,阅读已经在中国读者的内心里觉醒,书香中国正在形成。在节假日,各中小型书店现场,随处可见家长陪着孩子看书、选书的场景,及青年、市民看书择书的画面。越来越多的父母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有需求地进行阅读传承推广。

但在农村,阅读生活却是另一番光景。老百姓所追求的书与政府配送的书往往脱节,特别是近些年在农村,农家书屋摆放的书籍基本上堆满了尘土,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门可罗雀,有的甚至 “铁将军”把门,与农村宗祠祭祀的热闹场面相比,境况让人唏嘘。其根源是供给与需求脱节,农家书屋摆放的书并不是老百姓需要的书籍。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假象

近些年来,传统媒体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力在不断衰减,特别是几十年前有较大影响力的一些央级媒体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力,相反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反而被人们更加信任。这是当前社会面貌的一个巨大变化。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接收很多,却思考很少,新媒体并没有提升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们很容易被影响,却很少去质疑,在这虚拟与现实的混沌难辨中,很多人迷失在了“他者”所构筑的“情绪场域”中。

当前社会文化形态中,很多新闻客户端利用算法技术,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新闻,只呈现用户爱看的新闻,这样久而久之,会使人们视野狭隘,认知窄化,固化自己的成见。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公众号,利用公众的情绪和网络一边倒,迎合受众观点,而这些“大V”的表态,会让“沉默的螺旋”机制发生效用,形成表面态势的“舆论”。当观点先于事实,理性讨论让位于情感诉求,真相变得不再重要,人们的情绪极易被利用摆布,形成潜在的危险。

过去诸多重大人类悲剧都因为裹挟民众情绪,二战纳粹煽动“民意”加以利用,文革盲目崇拜的“群氓”意识导致不可挽回的浩劫,这些事件的历程都满布宣传假象。而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便捷,且“包装”得更具有迷惑诱导性。商人和政客们则借机利用网民无处安放的情感来营销自己的商品和观念,这些单纯而强烈情感的力量当然比现象背后复杂多维的社会现实更富有传播的魔力。而令人担忧的是,处于媒介环境中的人们似乎对此没有察觉。

教育的“热”与“痛”

教育问题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之一。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教育伴随整个改革和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追溯我国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历程,不仅能看到改革创新方面的明显成就,还能发现一条从移植模仿到探索求新的演变脉络。无论是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还是培育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都不能离开教育自身的探索与创新。

当前现状是,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技能人才,但却很少培养出可以独立的管理级专家。一个优秀的人才服务于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在教育过程中所缺少的。西方传教士亚瑟·史密斯曾经指出,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教育的目的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服务的对象。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

当前的中国大学生,大部分人把宝贵的青春花在英语四级、公务员、马哲考题、偶像图片、星座排名等无聊和僵化的内容上,而不是关注令人堪忧的现实问题,关注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那些没有屋顶遮风挡雨的同胞,并寻求解决的方法……随着传统文化价值的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都徘徊在精神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求公正、平等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加大普惠性、高中教育多样化和普及化等大的改革举措,成为新的关注焦点。近些年出现的有关学校内部公平指数研究和课堂观察研究,代表了这样一种新的趋势。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未来的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展开。在这种教育范式中,现代信息技术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文化消费的发展方向

文化消费作为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文化消费正在代替传统的消费方式,成为未来消费的主要方向。包括演出、阅读、电影等大众文化,网络直播、VR体验等新兴文化和“文化+”“设计+”,以及书法、戏曲、中医、武术等传统文化等服务消费新业态正在慢慢形成。

传统的消费模式已陷入瓶颈,政府针对如何拉动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也相应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及新型文化业态的涌现,文化消费体量不断扩大,目前文化消费也存在供给侧改革问题。在消费结构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消费占比偏大,而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表现不足。在文化消费领域,低端同质化文化产品过剩,中高端个性化产品相对匮乏;在产业结构上,传统类文化产业比重较大,文化业态还需培育;在要素投入结构上,偏重物力、人力,制度、科技、管理等创新要素重视程度不足。这些结构性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消费的提升与扩大。

此外,作为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和内在动力,文化消费兼具产业、市场、要素和意识形态等多重属性,涉及经济增长、城市功能、公共服务、社会稳定等多个领域,要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等互动发展、相辅相成。当前,在社会文化面貌大变革的年代,需要大力提倡健康的结构合理的文化消费,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是实施文化战略的关键一环。为此,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加大对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宫、纪念馆等设施的人力财力投入,丰富公众的文化消费的场所与资源,建设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设施,把公众的文化消费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作者为中国传统文化专家、中国民生问题研究专家、管理学博士)(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