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贸易战负面影响已现,下半年中国经济承压

作者:邵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24 11:16:14

摘要: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在下半年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邵宇

市场出清,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西方国家“自由落体”式的;另一种是中国式的,节奏由政府把控,底线是不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二季度数据已经公布,2018年上半年,实体经济运行惯性平稳,金融市场波澜壮阔。价格水平反应的内需仍然低迷,经常账户正在从长期的顺差向逆差转换,其对经济影响或将在未来进一步体现。金融领域,宽货币和紧信用,导致流动性充裕和短缺并存。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多种“降准”方法,向市场投放了万亿流动性,短期利率和高信用债利率不断下行,这说明流动性很充裕。但另一方面,P2P集中暴雷、低信用等级债务融资利率上升,企业融资能力下降,又反映出流动性很紧张。这是因为,流动性是分层的,它并不是装在一个池子里,央行和监管机构通过各种措施,按下了“水阀”,导致高杠杆、产能过剩,以及风险较高的领域枯竭。这一点可以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看出。M2增速创历史新低,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广义流动性在不断收缩,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还会进一步收敛。这是“去杠杆”,或者 “稳杠杆”的必要举措。

综合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会更加严峻。第一,对内,去杠杆的难度大。资管新规虽然将缓冲器延长到2020年底,但执行层面主要集中在今年,5月和6月的债券违约以及P2P跑路事件,都是体现。但是,真正的雷区还没有涉及,那就是地方政府、城投平台和城商行;第二,对外,中美贸易战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步体现,今年1季度的经常账户已经出现逆差,这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来的首次。去年净出口对GDP增速拉动的0.6个百分点,才使得全年达到了6.9的增速。按照目前的情形,中美贸易摩擦仍在发酵,对贸易依赖度较高的企业和行业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周边有企业家说贸易战把美国的业务都打没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宏观数据有一定滞后性,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在下半年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实体与金融交叉的房地产市场,分化仍在延续。从全国来看,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7%,说明开发商对未来仍有较乐观的预期。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71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对比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50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7%,比5月末减少927万平方米,说明房地产库存仍在持续下降,这也对价格上升提供了支持。就房价来说,二三线城市涨幅更为明显,一线城市的房价调控效果比较明显,深圳房价已经连续21个月下降,降幅为1500元/平米。

二三线城市房价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走势,仍然受棚改的影响。但随着棚改暂停,其增长的动力也会边际上趋缓。一线城市的房价,主流观点是存在泡沫。以上海为例,由于政策对新房设置了价格限制,与周边二手房出现价格倒挂,近期的迹象显示,二手房的价格在向一手房收敛。近期还出台了对企业购房的限制,所以政策上放松的可能性在短期内不太高。所以,短期内价格出现大涨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房地产是最大的“刚兑”,但却不能像其他资产一样打破刚兑,所以现在掣肘了各项政策的实施,它相当于把宏观调控的“两只手”给捆起来了。

对内去杠杆,对外贸易战,两大灰犀牛,增强了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所以,即使在价值洼地,A股仍然在下行,指数从年初的3600一路下滑,已经跌破2700。美国对中国的每一轮贸易制裁,可能都会对指数形成冲击。所以,在杠杆和对外风险出清之前,指数出现趋势性反转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对风险防御型的投资品种却是利好,比如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如国债、3A级的公司债等。但我们认为,这仍然是存量资金的博弈,趋势能否延续仍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加息的大背景下,中国利率的走势,很大程度上要看人民币汇率和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就像上个月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时期,国内利率是承受较大压力的。

出清之路,仍然是任重道远。(作者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