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完成新一轮20亿战略增资 马上消费金融加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作者: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16 19:49:40

摘要:日前,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上消费金融”)宣布新增战略融资20亿,注册资本从22.1亿元增至40亿元。

完成新一轮20亿战略增资 马上消费金融加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今年来,频有消费金融公司增资的消息传出。

日前,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上消费金融”)宣布新增战略融资20亿,注册资本从22.1亿元增至40亿元。

“是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结果。”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谈及为何能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和认可之时表示, “最难走的科技创新之路可能就是消费金融最好的路。”

马上消费金融公司首席技术官蒋宁在近日的“2018马上消费金融智变新金融第三轮战略融资分享会”上更是坦言,跟市场上所有的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等定位有所不同,该公司定位是科技驱动的一家金融机构。

据悉,目前马上消费金融有700多研发人员,200个大数据人员,科技团队占比超50%,整个大数据人才占比近10%。

科技改变新零售金融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兴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变革,对技术的角逐也成为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近日,蒋宁在上述第三轮战略融资分享会”上指出,当前金融科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是消费信贷领域,即新零售金融。

“围绕新零售金融,消费金融构建5个领域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核心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平台技术。”他还进一步表示,而其公司构建了贯穿从获客到风险到客户服务的全领域的人工智能体系,下面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大数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区块链平台,产学研平台等等。

据介绍,到今年底,马上消费金融将有150项专利,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跟线上的客服连接相关,45%的未问先答,解决率是70%到80%。700多人的研发人员中将近200人跟人工智能相关的。

谈及如何构建新零售金融的数据驱动能力?蒋宁亦表示,主要体现在用户画像、风险定价、个性化体验几个方面。也就是说,能否提供千人千面基于数据驱动的产品,成为新零售金融需要构建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数据技术给市场带来的巨大变化。

不过,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科技为新零售金融带来的赋能主要体现在用科技搭建新的产品和业务模式的能力,即覆盖更广的人群,更高效率,更低的交易成本和产品价格以及更低的风险。

“这也是真伪金融科技的区别所在,提升效率体现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改变重人力的运营模式。” 蒋宁坦言,如果只是提升了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交易效率,但是并没有降低价格,并没有控制好风险,也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金融科技。真正的金融科技实际上是通过科技能力降低了边际服务的成本。

他亦进一步指出,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例,从获客、审批到贷中管理到服务实现全程自动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降低后台服务人员,这样边际成本才能降到最低。“和单纯的科技公司相比,马上消费金融的优势在于通过在金融场景的应用可以让技术持续进行迭代,我们相信,以高科技赋能金融,可以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金融需求,并以此拉动内需,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接入百行征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全国唯一一家持牌的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与15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消费金融机构举行了信用信息共享合作签约仪式, 而马上消费金融位列其中。

根据合作协议,这15家机构将成为百行征信首批接入代表机构,向百行征信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报送征信信息。百行征信将对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和加工,并向接入机构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及相关增值服务。

相关人士指出,这些作为百行征信的首批签约机构,无疑是因为它们不仅拥有海量的数据,而且愿意推动行业发展,实现信息共享。

不过,蒋宁也坦言,对参与百行征信(机构)的数据处理结构需要提很高的要求,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时效性,这些都是需要这个机构技术能力提供很高的要求

“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风控能力建设,并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完善自身信用体系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区块链为基础研发的大数据风控产品和模型,具有身份识别、反欺诈、信息核验等多方面能力。”马上消费金融方面则指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自主构建了400多项核心系统,申请了150项科技专利,帮助超过1000万人建立了信用记录,连接了10万多家商户。

马上消费金融方面亦表示,携手百行征信后,在信用评估、贷前风控、信息验真等方面,均有广阔合作空间。可以进一步增强该公司对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有效降低业务风险,使业务开展更加高效化。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