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央行徐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 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作者:吴丽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13 22:51:19

摘要:徐忠指出,中央财政要发挥逆周期的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真正意义的减税,做实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投资,但是近期市场上对财政政策的诟病也比较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一篇署名文章被广泛传播。这篇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大有可为》为题的署名文章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财政政策的结构性特征比较明显,有发挥作用的很大空间。目前,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够积极,甚至是紧缩的。

徐忠指出,中央财政要发挥逆周期的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真正意义的减税,做实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投资,但是近期市场上对财政政策的诟病也比较多。

通过分析,徐忠在文章最后得出“财政政策大有可为”的结论,并认为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要发挥逆周期宏观调控职能,做好3件事情:一是对小微企业、创新企业的减税政策要落到实处。二是在控制新增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同时,中央财政的赤字率要高于去年而不是低于去年。三是金融去杠杆面临资本不足的约束,必须以财政资金充实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并完善公司治理,才能保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被削弱。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

徐忠在文中表示,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支柱,思考财政问题,一定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而不能是部门的立场。从预算的角度来讲,预算制定、预算批准、预算执行和事后监督,都要建立足够好的制衡关系。相比之下,中国的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众监督,不要说人大代表看不懂财政报表,我也看不懂。没有有效的信息披露,事实上监督制衡无法实现。

从这样的大方向出发,文中,徐忠从多个方面分析认为,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

首先是,预算管理不健全,导致财政运行存在顺周期性,没有发挥好逆周期宏观调控的作用。文中,徐忠分析认为,财政赤字并不是越少越好,更不是收入增长越多越好。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部门正在去杠杆,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稳健中性的。在这种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该是积极的,然而现在看到的情况是,财政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今年预算安排的赤字率是2.6%,与去年3%的水平相比是紧缩的。即使按照一些财政专家所测算的,实际的赤字率可能达到3%,那也不是积极的。因为对地方债务控制后,总的财政政策不可能积极。

徐忠甚至引用一位同事的话直言“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其次,徐忠认为目前财政支出以应对短期问题为主,缺少对长期问题考虑的财政制度设计。文中,他分析认为我,从长远来看,地方隐性债务问题、养老金缺口问题,都需要财政资金解决。通过供给侧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杠杆率偏高、房地产泡沫等结构性问题,也需要财政政策提供支持。寄希望提高财政收入来解决这些资金问题是涸泽而渔,最终必须通过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来解决。

此外,徐忠还提出,近几年减税政策不少,但是企业和居民缺少实实在的获得感,有的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徐忠分析认为,背后的原因是,政策制定是个系统工程,文件上规定的税率和税基可能减少了,但实际的征管力度可能加强了。

他举例分析,原先营业税的征管有一定的弹性,但增值税征管有上下游企业的交叉对比制衡机制,管理更加严格。原先一些小微企业不交税,现在必须缴纳增值税,否则不能给需求方开具增值税抵扣凭证,业务会受到影响。又比如,支持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税率上的优惠实际上是以企业有盈利为前提的,一些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税前盈利,这种政策不过是空中楼阁。最终结果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减税,小微企业增税了。

地方政府的加杠杆行为是高杠杆风险的源头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以及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但必须看到的是,高杠杆仍是当前风险的集中体现。单纯从数字看,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较高,政府部门杠杆率不高,但实际上大量非金融企业的债务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的债务。

据此,徐忠分析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的加杠杆行为是高杠杆风险的源头所在。”

他在文中表示,据IMF测算,2016年如果考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中国广义口径政府部门杠杆率为62.2%,已经超过欧盟警戒线标准。背后的原因很清楚,主要是我国的地方性政府债务信息并不完全透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背后往往隐含着政府信用担保和兜底预期,处于一种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的模糊地带,属于准政府债务。

对此,徐忠表示,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没有理清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财政与金融的边界之前,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一推了之,这对化解风险本身没有帮助。这种做法可能引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偿债意愿降低,将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势必增加金融机构出现坏账的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