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经销商欲集体退出 库存积压 潍柴乘用车业务陷困局

作者:李继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13 19:17:45

摘要:“五年盈利”、“国际化”、“创造第二个辉煌”,这些都曾是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潍柴汽车)5年前许下的宏愿,依靠推出的“潍柴英致”品牌汽车,潍柴集团在2013年正式介入乘用车市场。

经销商欲集体退出 库存积压 潍柴乘用车业务陷困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继远 济南报道

“五年盈利”、“国际化”、“创造第二个辉煌”,这些都曾是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潍柴汽车)5年前许下的宏愿,依靠推出的“潍柴英致”品牌汽车,潍柴集团在2013年正式介入乘用车市场。

虽然潍柴集团在商用车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商用车的研发技术、销售渠道、产品特性与乘用车有着明显区别,彼时业界对于其跨界进入乘用车市场并不看好,但是这并没能阻拦潍柴集团在乘用车市场发展的野心。

5年时间已到,潍柴汽车此前许下的宏愿不但没有落地,反倒迎来了全国22家经销商的集体维权,他们认为厂商承诺新车规划未兑现、广告投放不足、高管变更频繁等问题导致了经销商的大面积亏损并要求退网。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7月10日下午,20多家经销商代表已经在南京与潍柴汽车方面进行了协商,具体协商结果双方均未对外披露。有消息称,由于库存大量积压,潍柴汽车已经暂时停产。

经销商4年亏损千万

“4年亏损了1000多万,入网300万、装修近200多万,还有各种广告投入、人员成本、财务成本。”潍柴汽车英致品牌经销商刘磊(化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入网4年时间,耗费巨资建设的潍柴英致4s店仅卖出了不到200台车,“有些还是打对折卖的,都是亏的。”

同刘磊一起要求退网退保证金并要求赔偿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1家经销商,而这其中还有几家曾是潍柴英致的销售标杆。

他们认为,潍柴汽车曾经在招商时承诺的规划新车型迟迟没有上市,而上市车型也缺乏市场竞争力。

潍柴汽车曾对招商后的市场作出承诺:2014-2016年将推SUV、MPV、皮卡等13款之多的车型。但在4年的时间里,潍柴汽车仅推出了737、727两款基础型MPV,以及G3/G5两款低端SUV车型。

数据显示,英致G3在2016年、2017年销量分别为1128辆和4926辆,而英致四款车型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也只有6248辆。

“广告投入上只做了几个月的央视广告,之后就再没有广告了,而且产品单一,配置跟不上消费需求。”刘磊表示,为了促进销量自己曾多次投入费用进行巡展、定展以及广告投入,最终还是难以挽回亏损。

“光今年就换了三四个总经理。”经销商们还认为,潍柴汽车屡屡更换销售负责人导致商务政策并不稳定。“之前入网需要300万,现在30万就可以,而且装修等没有像以前要求那么高。”刘磊认为,潍柴汽车不顾经销商的利益乱开网点也让原有的经销商利益受损。

“物料也是指定的上海一家公司发,20多万的物料光运费就3万块,物料市场价也就10万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在刘磊看来,潍柴汽车的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

《华夏时报》记者试图联系经销商之一的深圳韩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进行采访,一位工作人员回应,公司现在已经更名为“诺德名车”。

“多数经销商都在清理库存,不干了。”一位不愿具名的经销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22家经销商前往位于重庆的潍柴汽车进行维权之前,他们曾向潍柴汽车发函要求退网,“潍柴一直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一直说经销商不够努力,说我们不想卖车。”上述经销商表示。

不过,此次维权之后,潍柴方面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维权代表已经在7月10日下午同潍柴汽车方面进行了协商。记者拨打多个经销商电话试图了解相关情况,均无人接听。

潍柴重庆工厂已暂时停产?

潍柴进入乘用车业务始于5年前,而布局乘用车则始于2009年。

2009年,潍柴动力(000338.sz)收购了重庆嘉陵川江公司80%的股份。潍柴顺利获得了重庆嘉陵川江公司所拥有的M1、M2、M3、N1、N2、N3系列车型的生产资质,其中M1资质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有了M1资质之后,潍柴就可以生产多用途乘用车,包括SUV以及MPV等车型。

这时,潍柴已经具备了进军乘用车领域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2012年,潍柴动力(重庆)西部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嘉川汽车的剩余股权,并将嘉川汽车正式更名为潍柴汽车。2013年3月29日,潍柴汽车乘用车项目在重庆江津双福新区正式奠基。

进军乘用车市场,潍柴彼时是信心满满,他们从福特、北汽等国内外众多汽车企业挖来了在乘用车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

而SUV市场也正处于黄金年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数据显示,到了2017年,SUV车型销售了1025.27万辆,同比增长13.32%。

时任潍柴汽车总经理叶子青曾向媒体透露,潍柴汽车未来的发展将坚持“三步走”的原则。第一步是搭建平台,完成生产结构、产品规划、人员体系、供应链匹配以及渠道拓展方面的布局,在细分市场“立足”;第二步是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英致品牌的“跨越式发展”;第三步即完成国际化。

事实证明,潍柴低估了开拓乘用车市场的难度。

此前就曾有市场人士认为,商用车的研发技术、销售渠道、产品特性与乘用车有着明显的区别,市场明显不同,跨界投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此前潍柴动力也从未公开披露过潍柴汽车的业绩情况,在潍柴动力2017年年报中才给予披露。财报显示,潍柴汽车2017年亏损金额为3.97亿元。

从2017年年报看,潍柴也并未放弃对潍柴汽车的支持,年报对子公司投资一栏显示,潍柴汽车在2017年又获得了5.35亿元的投资金额。

“最多的时候有160多家经销商,现在超不过50家,有效的不超过30家。”一位经销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由于库存大量积压,潍柴重庆工厂已经暂时停产。

“我不清楚。”7月12日,潍柴汽车综合管理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随后挂断了电话。

英致品牌鲜有的市场份额、经销商纷纷退出、接连巨额亏损的背景下,闯荡五年之久的潍柴汽车将何去何从仍未可知。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