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打赢贸易战的关键:提升抗击打能力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06 10:26:18

摘要:打赢这场贸易战或者贸易战之后的更多更大的冲击,关键还是要看内需,看中国企业转变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出口依赖。而在这场当下的贸易战中,能不能扛得住打击,关键也是要看这一点,目前看起来,管理层还是对此抱有信心的。

打赢贸易战的关键:提升抗击打能力

程凯

善意并没有换来和解,据信,北京时间7月6日清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向记者证实,美国将在美东时间7月6日凌晨00:01,暨北京时间中午12:01,向34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税。而且特朗普还表示,另外160亿美元关税还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征收,而最终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可能到达5500亿美元。

这已经被新华社文章斥责,称美国已成为国际规则的最大破坏者,也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主要挑战者,而美国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的有关中国侵犯知识产权报告被认为“充斥着保护主义和冷战思维”。

事情开始于3月22日,美国向中国贸然发起了贸易攻势,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然后就是双方的谈判讨价还价,中方严阵以待,美方出尔反尔,最后贸易战打响。

要么不打,打就要打赢,但是,最后的赢家,我觉得不是看谁出拳更猛,而是看谁的抗击打能力更强。

早在3月23日那天,我在《地平线》专栏里写了第一篇关于中美贸易战的分析,叫做“贸易战”改变了什么?提醒中国的企业和投资者,游戏的规则已经改变了,“不管结果如何,深深的变化已经发生了,而这道裂痕将难以弥补。”

当时我就认为,这场贸易战打或不打,都已经改变了预期,中国企业必须改变的是转型的决心,“中国需要壮大自己的十几亿人的市场,从内需上来说,就得撑起一个中高速增长的需求;其次是把目光放在更具成长性的市场,这个时候,‘一带一路’就显得更加具备战略高度,坚定中国企业把‘一带一路’进行到底的决心;再有就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只有自力更生创新,才能把握主动,这个时候再看高铁、核电和大飞机项目,才弥足珍贵。”

事实就是如此,打赢这场贸易战或者贸易战之后的更多更大的冲击,关键还是要看内需,看中国企业转变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出口依赖。而在这场当下的贸易战中,能不能扛得住打击,关键也是要看这一点,目前看起来,管理层还是对此抱有信心的。

就在7月5日的消息,官方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当前经济金融界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回答了有关媒体记者的提问,郭树清表示:“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最终难以持续。我们坚决反对贸易战,贸易战不会有赢家。”而且,“中国经济的进步任何力量无法扭转”。

在谈到抗击打能力时,郭树清认为,中国经济有较强的承受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但是,这与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毫无关系。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不依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过近些年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已从过度依赖投资、出口,转向消费为主较为均衡的拉动作用;实行全方位开放,对外经贸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比较典型的大国经济,产业体系完备,内需潜力巨大,13多亿人口的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快速成长”。

说完抗击打能力,再来看抗击打的持久力,郭树清的分析是“这场贸易战最终难以进行下去”,毕竟“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接近一半,在对美出口中已超过一半。打击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很大程度上是打击多国企业,包括众多美国企业。挑起贸易战既是对目标国家的发难,更是对自身经济的损害。”

郭树清的分析有道理,可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稳定信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不妨把困难考虑得再充分一点,经济学上讲究预期,预期又分长期和短期,如果是短期冲击,可能企业认为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并没有能够下彻底转型的决心,但是如果预期是长期的,认为美国对中国的干扰和打压可能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隔三岔五就会突发的事情,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彻底转型,彻底地提升自身的反脆弱性。

郭树清说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就业市场弹性都比较强,涉外经济部门的灵活调整能力更为突出。中国贸易顺差绝大部分由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实现,这类企业最具活力、最富韧性。说得没错,而我们还需要更具活力,更具韧性,打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加强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