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上半年险资扎堆医药、银行股 下半年聚焦基础消费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29 21:51:51

摘要:回顾一季度险资,除了一直偏好的银行股外,还更多持有了防御性较强的医药股。不过,一季度已经结束,在回顾险资过去投资动向的同时,其接下来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

上半年险资扎堆医药、银行股 下半年聚焦基础消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在中美贸易战的阴影之下,正值“股灾”三周年之际的A股,6月19日又现“千股跌停”潮,沪指更是连续击穿3000点、2900点,虽然央行在6月24日宣布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7000亿元流动资金,但股市仍旧一路下行,截至6月27日,沪指收盘报2813.18点。

作为手握万亿资金的机构大户险资亦难独善其身,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险资股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34%。

回顾一季度险资,除了一直偏好的银行股外,还更多持有了防御性较强的医药股。不过,一季度已经结束,在回顾险资过去投资动向的同时,其接下来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

一季度扎堆银行、医药股

数据显示,险资在2018年一季度分别持股了653家上市公司,持股数量为757.05亿股,持仓总市值13660.68亿元,整体数量虽然少于2017年四季度的764.1亿股,但是持仓市值却高于四季度的12074.87亿元。

从持仓市值来看,一向稳健的银行股依然是险资一直以来的重仓。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26只上市银行股中有13只被险资重仓,占比高达50%,其持仓的银行股总市值达4305.2亿元。

具体来看,险资重仓的银行股包括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以及中国银行。

今年1月份,银行板块曾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从1092.91一路上涨至2月7日的1265.91高点。但随后便持续走低。

截至6月27日收盘,银行板块已经跌至年内最低点,报收914.65点,从最高点至今下跌幅度达到27.75%。

伴随银行板块走低,截至5月底,26家上市银行股,六成跌破净资产,其中,获险资重仓的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个股最新市净率在0.8倍以下,破净幅度超20%,这也直接导致险资持仓银行股市值大幅缩水。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玮告诉本报记者:“事实上,今年初至今,银行股估值都已经很低,如果单纯从基本面来考虑,银行股肯定是非常好的配置标的,但银行股作为大盘蓝筹股,如果要起来就需要非常大的资金量,而目前A股市场又没有外围资金的流入,主要是存量资金间的博弈,那么市场对于它的预期可能就比较悲观;另一方面,受资管新规影响,上市银行的营业能力也受到限制,压缩了银行股的基本面,机构自然也会选择适当去减持银行股。”

除了长期“钟情”的银行股外,险资对医药股也青睐有加。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一季度末,险资共持有近40只医药股。其中,不仅囊括了云南白药、同仁堂和东阿阿胶等老牌中医药公司,还有新华制药、京新药业等化学药品生产公司,以及鱼跃医疗等先进医疗设备生产企业。

医药股今年以来表现强势,其涨幅一直位居各行业前列,部分医药股年内涨幅更是突破50%,股价频频创新高。

但6月以来,在“闪崩”、“跌停”的市场常态下,医药股也未能独善其身。

北京果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投资总监李文天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生物医药股平均70倍PE的估值太贵,但不得不承认医药股是穿越牛熊必备投资标的。借鉴美国股市,我们也会发现在比较长的时间周期里面,医药消费出长牛的规律依然有效。因为这个行业总体没有周期,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即便是生物医药,也是要分别看待。很多医药股在跌,而且跌幅不小,原因就在于企业做了很多与主营不相关业务。其次,壁垒不强,大环境不好,就容易被击垮。”

此言不虚,如三鑫医疗,自2015年12月8日创下43.20元的高点后,便一路走低,截至6月27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10.91元,距离43.20元已经跌去了74.7%。不幸的是,幸福人寿旗下一款万能险产品于2017年三季度成为其新进十大股东,持有其235.31万股,并在2017年四季度进行了一次增持,截至2018年一季度共持有三鑫医疗257.44万股。

李文天告诉本报记者:“三鑫医疗主做大输液的,本身就和国家产业政策相违背。”

事实的确如此,三鑫医疗的主营业务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输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多地卫计委宣布,取消特定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

下半年聚焦基础消费类

一季度已经结束,在回顾险资过去投资动向的同时,其接下来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

对于A股下半年的行情走势,国泰君安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向本报记者表示:“短期股市肯定还会再跌一些,到了八九月份筑底之后,下半年会有一波行情。目前来看,股债的跷跷板效应非常明显,总体来说,下半年是一个风险偏好提升的逻辑。”

张玮亦认为:“上半年在资金流入有限的背景下,股票市场呈现‘存量博弈’行情,整体中小创表现优于大盘股。但随着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加之一季度美股的脆弱性低增,我国股票市场受外界负面溢出效应不断增加。下半年,三季度国内股市仍面临流动性有限的局面,考虑到来自海外市场的负面消息仍会继续,我们认为短期压力依旧较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退市制度的继续推进,下半年中小创的抛售将会提升。”

“虽然生物医药严格来说也属于大消费类,但我认为有必要把大消费跟基础消费区分一下,目前来说,我更为看好的是基础消费,简单讲就是和老百姓生活最相关的衣、食、住、行,因为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刚需类的东西会更受关注,比如近段时间涪陵榨菜的表现就十分抢眼。”他说道。

而对于下半年的投资策略,张玮认为,当前资金流入有限,大盘会延续上半年的“存量博弈”,修复性行情还需等待。在投资风格上,要更多考虑A股纳入MSCI之后的风格转换。经验表明,日韩股票在纳入MSCI以后,中长期的波动就相对减少,投资偏好也更多集中于中大盘股。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至少三季度)机构会回避仅靠概念支撑的中小股,抓有实质业绩支撑的成长型个股。在行业选择上,主要偏好基础消费和一级科技龙头。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