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政府不再对其“兜底” 政信类信托收益率逼近10%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22 14:00:18

摘要:5月末政信信托余额为1592.60亿,相比上年同期下降近三成,但政信信托产品收益率却快速蹿升。在5月新发行的政信信托产品中,已经不乏预期收益率超过9%的产品,且不少产品一经发行便被“秒杀”。

政府不再对其“兜底” 政信类信托收益率逼近1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在严监管、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之下,信托业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6月20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8年一季度行业数据显示,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为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时,5月末政信信托余额为1592.60亿,相比上年同期下降近三成,但政信信托产品收益率却快速蹿升。在5月新发行的政信信托产品中,已经不乏预期收益率超过9%的产品,且不少产品一经发行便被“秒杀”。

一位资深信托经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集合信托产品收益率的上升主要是严监管使资金来源受限,而融资方对资金的需求又比较大,造成融资成本上升,从而助推信托产品收益上升。”

著名信托专家孙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9%的收益率,再加上信托公司的中间费用,融资项目的资金成本将高达12%左右。”但在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政信类信托已由政府“兜底”转变为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政信信托收益率逼近10%

事实上,政信类信托产品因有地方政府“背书”,一直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政信信托是指信托公司与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开展的合作业务。政信合作类信托的融资方一般是政府的各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平台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等,这类信托产品最大的特点是融资主体相对比较有实力,且地方政府对还款做出承诺或直接以地方政府的债权收益权作为融资标的。

“现在政信类信托产品特别火,我买的一款光大信托的产品,一天时间小额的认购就没有了,最低也要300万起。”一位投资者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说,其5月共投资了两款政信信托产品,一款为“百瑞信托·富诚37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新蒲经开投三期)”,期限24个月,规模1.96亿,预期收益最高9.2%。融资主体为贵州新蒲经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金主要用于向融资方贵州新蒲经开投发放贷款,由其用于贵州新蒲经济开发区保税区配套产业标准厂房二期建设项目。还款来源是融资方自身经营收入和其他现金流入。另一款为“光大信托-蓉悦2号成都金堂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2亿元,期限24个月,收益率9.2%,资金主要用于受让融资人享有的对债务人的3亿元应收债权,融资人将信托资金用于中金快速通道的建设。

据上述资深信托经理介绍,金融机构做项目时,会有一个“融资平台名单目录”作参考。一般而言,在目录里面的说明自己本身没有造血功能,或者有部分造血功能,但并不足以覆盖它的负债成本,它很多的资金都来源于政府补贴。但通过改造之后,它拥有了造血功能,并且做到自负盈亏之后就可以退出目录。同时,监管层对于金融机构给目录里面的平台做贷款也有一些限制性条件。

“从以上投资者所投资的两个项目来看,如果它们在名单目录里面,说明其造血能力可能就一般,贵州和成都的政府负债率和偿债风险都比较高,而平台类项目要在两年内就通过自己造血很难,所以基于宏观、微观和当下的金融环境,我对于政信项目是不看好的,它主要的风险来自于流动性。”上述资深信托经理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述投资者反映,她是通过第三方理财平台购买的上述两款信托计划,除了9.2%的收益率之外,第三方平台还额外返给她1.4%的渠道费,但这些并没有体现在合同里。

“这明显属于不正规的高息揽储手段,也就是说,我以4%看似没有什么优势的利息去揽储,但是同时又通过融资企业找来的第三方额外再补4%的利息,加起来就高达8%,但第三方给的利息是不体现在法律文书里的。不放在正规合同里的收益都是有猫腻的,比如是否涉及到避税或者不正当高息揽储等。”上述资深信托经理表示。

政信信托不再政府“兜底”

在被问到为何会选择政信信托产品时,上述投资者表示:“不相信政府还能相信谁?”

事实上,由于隐含政府信用的关系,政信类信托项目一直被认为是安全性较高的产品,2012-2013年,政信类信托实现爆发式增长。但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之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规范力度就已持续加大。仅2017年以来,财政部就曾出台“50号文”“87号文”等多个文件,着重强调地方政府违规担保、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等问题。出具政府承诺函承诺保本付息、出具人大决议将债务纳入政府预算、承诺回购信托股权等行为,均属于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或违规担保。

而自2017年开始,地方政府被问责、信托公司被点名的联动监管就已启动。2017年12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了《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该报告提及,对于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财政部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三个层面下手。

从信托公司层面来看,此前,山东信托因“部分政府融资平台业务由地方政府变相提供担保”的违法案由,被山东银监局予以处罚。国通信托也因“在设立信托计划时,未对部分委托人是否为合格投资者进行严格资格审查;在信托业务经营中,违规接收了地方政府部门提供的承诺函”,被湖北银监局罚款70万元。

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2017年12月22日,财政部通报《江苏省严肃处理部分市县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及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显示江苏8个设区市的15个县(市、区)共32个项目,涉及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通过信托或资产管理计划等方式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江苏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共计57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处分。同时,财政部通报《贵州省处理部分市县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严肃财经纪律》,显示贵州4个设区市的5个县(市、区)的相关负责人受到不同处分。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