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三区域被重点关注 “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路线图将印发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20 16:02:14

摘要:“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建议稿,将于近期印发。”6月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

三区域被重点关注 “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路线图将印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都在强调的“蓝天保卫战”,如今总算即将出台路线图和时间表。

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等内容。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建议稿,将于近期印发。”6月2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

据介绍,“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四个四”,即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个明显。

四个重点是指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重点时段是秋冬季,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

四大结构是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

四项支撑是指环保执法督察、区域联防联控、科技创新和宣传引导。

四个明显则是要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相比2013年制定的“大气十条”,“三年行动计划”既保持了工作连续性,充分借鉴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同时又增强了治污措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更加突出精准施策,强化源头控制,注重科学推进,注重长效机制。

精准施策

相比“大气十条”,“三年行动计划”更加突出精准施策。

例如,“三年行动计划”将重点实施区域由原来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重点区域作了调整,范围更加精准。

“京津冀区域调整为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2+26’城市,是充分考虑了大气区域传输的客观规律,使得我们治理范围更加精准,针对性也更强。”赵英民说,“而珠三角区域已经总体实现稳定达标了,所以把它调出去了。”

赵英民表示,这次重点防控区域的调整,实际上是综合考虑了当前各地PM2.5浓度水平。目前我国PM2.5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有四个:一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二是汾渭平原,三是长三角西北部,四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了新疆主要受沙尘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之外,其他区域PM2.5浓度主要还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京津冀虽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仍然是当前我们国家PM2.5浓度最高的区域;汾渭平原仅次于京津冀区域,是我国PM2.5浓度第二高的区域,同时它又是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所以把它作为重点;而长三角西北部,苏北、皖北这一带城市群,PM2.5浓度已经接近京津冀部分城市。”赵英民说。

其中,汾渭平原之所以二氧化硫浓度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煤炭占能源消耗的比例太高,接近90%,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该区域产业结构偏重、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低,大量燃用散煤,而且一些钢铁、焦化企业还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亟需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综合考虑,把这三个区域作为重点区域,有利于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资源,解决污染相对突出的问题。而全国其他地区PM2.5浓度基本在四五十微克/立方米以下,可以按照常规治理措施持续推进,稳步改善。

源头控制

同时,“三年行动计划”还更加强化源头控制。随着污染治理边际递减效应逐步显现,结构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就很难进一步大幅改善空气质量。

因此,“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着力优化四个结构,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

以运输结构为例,“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按照“车、油、路”三大要素来解决机动车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全面提升燃油品质,特别是要加快公路转铁路、公路转水运。

“解决机动车污染问题,无外乎‘车、油、路’三个方面。”赵英民说,“就车来说,目前看柴油货车是机动车当中污染物排放量大、对空气污染贡献率比较高的部分,所以要对新车加强监管,防止生产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对在用车也要加强监管;油的方面,从明年开始实施国六汽柴油标准,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内河船舶燃用油‘三油并轨’,全面提升柴油的品质;路的方面,就是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行海铁联运,减少公路运输。”

此外,交通拥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所以对于城市来说,解决交通拥堵既可以改善出行,也可以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科学推进

在措施推进上,“三年行动计划”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循序渐进。

“在技术上要确保切实可行,在执行时间上要确保分类要求,在实施范围上要做到由重点区域逐步向全国开展。”赵英民说。

例如,对于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问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煤改气”要突出重点,“以气定改”,先立后破,确保清洁取暖和温暖过冬两个民生保障。

“为确保政策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文件中对技术路线作出明确要求。”赵英民说,在天然气供给方面,强调要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大天然气供应量,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建设;在天然气使用方面,强调“煤改气”坚持以气定改,新增天然气的气量优先用于城镇居民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同时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天然气化工项目;在政策支持方面,将进一步扩大中央财政支持清洁取暖的试点范围,完善相关价格政策,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

此外,在具体工作中,环境部还将进一步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先立后破”。也就是说,先改造完,确保没有问题了,再拆老炉子,在清洁取暖没有落实之前,不拆除原有的取暖措施。

“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的散煤治理,到2020年采暖季之前,要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长效机制

赵英民表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多年积累起来的,具有综合性、复合性、难度大的特点,解决起来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特别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产业布局偏乱、交通运输结构还不尽合理,经济总量增长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还没有脱钩,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处于高位。”他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既要坚定不移打好攻坚战,又要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具体来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设定上,既聚焦PM2.5,又兼顾了臭氧污染等需要长期治理的问题。既兼顾了当前,又考虑了长远。

“国际经验表明,世界大城市的污染治理普遍是前期改善速度较快,后期工作难度逐步加大,改善速度会逐渐慢下来。我们国家加大治理力度,特别是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这个进程。”赵英民表示,“但是坦率地说,我们也同样会有这么一个规律,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是大跃进式的一步到位,大气污染治理必然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不懈的努力,久久为功,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