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人工智能等技术会造成大量失业?世界银行詹思敏:并不会

作者:朱丹丹 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07 12:02:05

摘要:这几年,中国的前沿科技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6月6日,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局长暨《2019世界发展报告》主管詹思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科技这一方面,不仅仅跟发展中国家比,即使跟发达国家比,都做得非常好,在很前沿的阶段。主要体现的一个点在于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

人工智能等技术会造成大量失业?世界银行詹思敏:并不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冉学东 北京报道

这几年,中国的前沿科技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

6月6日,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局长暨《2019世界发展报告》主管詹思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科技这一方面,不仅仅跟发展中国家比,即使跟发达国家比,都做得非常好,在很前沿的阶段。主要体现的一个点在于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

根据“互联网女皇”报告显示,截至5月29日,全球20个市值或估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占据了9家,包括京东、百度、腾讯等等。

同时,本报记者注意到,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科技技术正在成为包括百度、京东、谷歌、苹果等在内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布局的重要领域。

不过,在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人士担心会不会这造成人类大面积失业?

“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并没有,尤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造成大量的失业。”詹思敏表示,只要更多地投入人力资本,还是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的。未来中国的就业主要动力在包括教育、医护这方面的服务业。

科技技术发展不会引起大量失业

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正在引领全球。

6月6日,詹思敏表示,“中国在科技这一块,我们觉得不仅仅是跟发展中国家比,跟发达国家比,都做得非常好,在很前沿的阶段。”主要的一个点在于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一方面,对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促成作用,在电子支付这一块通过消费来给这些没有正式工作的人提供社保和医保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对创业的影响。可以看到很多小商户,都可以用电子支付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交易,促成创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也进一步地让科技在商业领域得到更好地运用等等,而且促进更多科技企业的发展。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

《2019世界发展报告》也分析指出,近十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爆炸正在重塑新一轮社会经济格局。零人工干预的借贷平台、分拣货物机器人、零工经济等新工作方式、工作形态不胜枚举。这些创新极大地改变了就业市场形势,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未来工作的思考和探讨。

那么,新一轮取代劳动力的技术究竟会不会引起大量的失业?

对此,詹思敏表示,并不会造成大量的失业。“我们看到两个力量的角力,一个是创新,一个是自动化和创造力,虽然机器的技术革命,会导致自动化,让很多普通的以前的工作岗位消失,但是由于创新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新的工作,所以整个社会到底是产生了更多的工作?还是降低了?取决于这两个力量的角力,到底是自动化取消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还是创新本身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我们也看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力量的角力中,只要这个国家有很多的创新力,是可以来很好地应对由于自动化、新的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所带来的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

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中国有很多新的科技企业已经在改变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比如数据科学家、风控专家、工程师在京东金融企业中的占比已经非常高,可以说用一种新的方式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再比如在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传统的银行是用人工的形式做一些背景调查的,但是新型企业会在一开始投入成本做好风控模型的时候,做大规模的投入。所以,一些新的工作的岗位在创造出来。

她还进一步以《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采纳的两个京东金融的相关案例来说明,一是在创造就业方面,京东金融面向小微企业及个人的信贷服务,虽然已经利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零人工干预,但却创造了3000多个数据、技术和风控岗位。二是在技术扶持农业方面,京东金融的数字农贷项目将定制化的数字农业贷款和服务深入到中国农村,除了为精准地农民提供了资金支持,还系统地为农民进行风险管理,辅助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使“傻瓜式生产”成为可能。

未来中国就业主要动力在服务业

上述发展报告认为,面对技术挑战,人力资本投资迫在眉睫,终身学习在急速变化的时代必不可少,社会情感技能(如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等软实力尤为重要。

“一个国家能不能够成功地利用好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好处,同时相当于搭上这辆顺风车实现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整个的人力资本。”詹思敏坦言,当然,人力资本这一块并不仅仅是说教育,还包括健康(相当于整个劳动力的产出的一个体现)。劳动力是否健康,它的教育水平、程度多高,这些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这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能否面临好当前科技带来的挑战。

他亦进一步分析指出,总体的趋势来说,在这场科技取代劳动力和创新力创造更多工作就业岗位的这场角力中,只要更多地投入人力资本,还是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的。

那么,未来又有哪些新的就业机会?

“我们觉得在未来中国的就业主要动力还是在服务业,有许多新兴行业的诞生,服务业包括教育、医护等,未来这一块有更大的驱动力。”詹思敏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