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银行参股保险终拉开序幕 鲶鱼效应暗藏鲨鱼基因

作者:李军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18 16:55:08

摘要:银行参股保险终拉开序幕 鲶鱼效应暗藏鲨鱼基因

银行参股保险终拉开序幕 鲶鱼效应暗藏鲨鱼基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按下鲨鱼还是鲶鱼的争论暂且不表,庞大的银行终于开始向保险发起冲击,而且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2009年9月10日,保监会发布公告,同意交通银行收购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有的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1%股权;原则同意中国银行通过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投资参股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闸门打开,银行参股保险的序幕由此开启。除了已经获批的两家银行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北京银行等都对保险虎视眈眈。


银行:激活保险的鲶鱼
    这是一个足够长久的等待。
    银行染指保险公司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06年就有多家银行提出投资、设立保险公司的意愿,但当时并未被批准。2008年1月,国务院终于批准银行入股保险公司,但直到今天才正式放行。
    9月10日晚间,中国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确认已批准交通银行收购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有的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1%股权。
    就在同一天,中国保监会也明确表示,同意中国银行收购其香港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所持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并对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增资。原则同意中国银行通过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投资参股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并按有关规定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银行参股保险开闸时分,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在某论坛上表示,作为优质的股东,银行入股保险公司能够保证持续的出资能力,而且有助于实现银行客户资源与保险公司的共享,保监会对此持欢迎态度。
    但明眼人知道,闸门迟迟未开,保监会表现得足够谨慎。
    “从获批被参股的两家寿险公司来看,中保康联和恒安标准在寿险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仅为0.01%、0.17%,品牌影响力较小。”业内人士表示。“而工行和建行拟参股份额更高的幸福人寿0.49%和太平人寿2.59%则押后再审,由此也可以看出保监会的谨慎态度。”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6月,国内银行业总资产73.7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3.7万亿元,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无论是网点渠道还是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银行都远高于保险。
    “相对保险公司参股银行,银行参股保险公司滞后了一些。”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表示,“一是源于商业银行法的约束,二是因为银行一直以来在金融领域的强势地位,对参股保险公司兴趣不大。”
    银行的漫不经心,让乐观者们认为和当初外资寿险开闸一样,银行参股保险业被视作激活保险的鲶鱼:银行入股可以补充保险公司的资本金,银行的客户资源、网络优势也会促进险企的发展。
    乐观者预测,在保监会逐步放开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途径的背景下,银行入股将直接壮大保险公司资本金实力,保险公司将依托银行的渠道增加保单销售,银行资本实力也有助于突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导致的业务发展瓶颈。


鲨鱼待出笼
    此前,银行因其资金规模庞大和有利的销售渠道,而成为保险公司争相合作的对象。现在银行正式获准进军保险业,对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讲,是否意味着引入了一条横行掠食的大鲨鱼?
    “被入股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很小,营业网络还非常有限,可以肯定的是此事对于行业及上市保险公司的短期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从中长期来看,银行系公司(特别是大银行入股大保险,例如工商银行入股太平人寿或太平集团)值得上市保险公司给予充分重视。”安信证券杨建海分析称。
    杨建海认为,目前银行业务资产规模成长较为迅速,利差水平较为丰厚,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从事保险业务的动力不足,若未来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上市保险公司就需要非常警惕银行“猛虎出笼”。
    而银行完全具备在保险业“大动干戈”的基础:银行具备丰富的客户资源、完善的业务网络、强大的结算功能,其对客户的了解程度也较为全面,通过对客户资源的深度挖掘进行保险产品的交叉销售,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行得通的。
    依靠银保渠道生存的合资银行已经率先感到寒意。“银行参股保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对银保渠道的占领,相关业务发展壮大后,银行与所参股保险公司一旦签署排他性协议,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一合资险商不无忧虑。
    对于银行入股保险的未来前景,也有市场人士表示担忧,因为在国际市场上,银保合作失败的案例屡屡出现,如花旗银行在收购旅行者保险公司仅两年后便将其出售,面对金融危机,花旗银行高层表示对出售旅行者保险公司的举措感到庆幸。曾于8年前一口气吞掉德国第三大银行德雷斯顿银行的德国安联保险公司,最后也以出售银行告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