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华润信托规模大降千亿 主动管理成信托业盈利“秘诀”

作者:肖君秀 孟俊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01 21:58:59

摘要:华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三,此前一直以规模见长,而今其主动大力降低信托规模,今年以来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千亿,这将是保持其今年盈利能力的一大法宝。大力转型、防控资产风险之下其2017年盈利保持了两位数的正增长,同比上年增长了15.9%。

华润信托规模大降千亿 主动管理成信托业盈利“秘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孟俊莲 深圳报道

规模并不能制胜,信托行业规模与盈利往往反向而行。

华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三,此前一直以规模见长,而今其主动大力降低信托规模,今年以来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千亿,这将是保持其今年盈利能力的一大法宝。

大力转型、防控资产风险之下其2017年盈利保持了两位数的正增长,同比上年增长了15.9%。

“控规模、业务转型是公司的主基调,同时公司加强防控资产风险,存量资产不断优化,资产配置转向以低风险为主。” 华润信托内部人士称,积极响应监管规定、主动防控风险是行业重心。

规模大降千亿

信托规模万亿俱乐部当中,华润信托占据一席。

2017年信托年报数据显示,当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的共有4家,中信信托位列榜首,其次为建信信托、华润信托、华能信托。华润信托的资产规模位居行业前三,其约为1.35万亿信托资产中,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为6200亿元,被动管理型资产规模为7200亿元左右。

华润信托一直以来的规模优势,进入今年开始主动调整。本报记者从华润信托了解到,为了响应监管要求华润信托主动调结构、降规模、积极排查风险项目,今年以来已经缩减信托资产规模千亿。

民生信托研究发展部研发专业总监方玉红近日发表研报称,信托业平均每增加1亿的信托资产规模,将减少约1.8万元的净利润。由此可见,近两年整个信托业的信托资产规模扩张速度过快,且多为被动管理类资产,不仅无助于净利润的增加,反而会带来净利润的减少。

信托行业规模与净利反向而行,上述4家规模过万亿的信托公司,盈利能力并没有延续上述排位,华润信托盈利能力排在行业第五,盈利排名前三的全都换成了其他信托公司的面孔。

“规模超万亿的信托公司,降规模减少风险成为重中之重,股东盈利的要求以及风险使然,不能再一味地追求规模了。”华南一信托公司投资总监称,资管新规以及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信托行业未来主要是防风险,而不是追求规模。

2017年,华润信托公司不良信用风险资产年初余额15.29亿元,年末余额 11.69亿元,已实际提取信用风险资产减值准备 22.88亿元。可见其不良风险资产余额在大幅度下降。

从资产分类来看,华润信托的资产风险也在释放,2017年年初可疑类15.12亿元,期末数11.52亿元;年初损失类 1739.18 万元,期末损失类为1727.78万元。

华润信托称,2017年公司的存量资产质量得到了持续优化。业务构成方面,以资金端与资产端风险相对较低的业务类型为主,交易主体已逐步向大型综合型企业迁徙,客户信用风险有所下降,客户集中度有所降低。

净利增速背后

华润信托规模的庞大,并没有拖累其盈利能力,这在规模靠前的信托公司当中少见。

2017年,华润信托营业收入为 26.74亿元,与上年30.02亿元相比,营业收入下降了10%,与全行业营业收入增势背道而驰。2017年全行业实现信托业务收入817.45亿元,同比增长9.44%。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华润信托全年实现净利润22.48亿元,增长15.9%。全行业的盈利增势又如何?2017年,68家信托公司共实现净利润640.11亿元,同比微增4.5%。在全行业进入个位数增长时期,华润信托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方玉红比对信托公司业绩提出, 2017年信托业平均每增加1亿的净资产规模,可以增加约532万元的净利润。信托业通过股东增资、净利润留存等方式增加净资产规模,可以带来净利润水平的明显提升。

2016年,华润信托曾经历了业绩下滑、高管离职的低迷期。当年6月初,银监会批复了华润信托增资事项,公司注册资本金由26.30亿元增至60亿元人民币。此次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33.7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

从另一方面来看,华润信托2017年净利保持两位数增势,还与2016年基数有关。华润信托2015年盈利高峰期净利冲至31.3亿元,同比增长33.13%,而今离这一“高峰”还有相当差距。

增员也会使信托公司盈利能力降低。方玉红研究得出信托业平均每增加1名员工,将减少61万元的净利润,与2016年同口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整个信托业平均员工成本较高,提高人均创利难度较大。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业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信托业从业人员平均创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