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追求双赢:高开低走的中美贸易大战

作者:马晓霖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5-22 14:03:49

摘要:中美落实贸易平衡也许将是一个较长进程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种双赢的最终局面如果实现,将如何深刻改变两国更有待观察。

马晓霖

北京时间5月21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推特说,“在中国一事上,壁垒和关税将首次降下来”。随后,特朗普连珠炮似地发推向农业票友报喜,称中国将从“伟大的美国农民手里购买产品,基本上他们生产多少就购买多少。”2017年美国对华农产品进口额只有196亿美元,累死全体美国农民也难以靠单个领域的努力扭转中美巨大贸易失衡,中美要做的事很多很多。

19日,一度被称为“史诗级”大战的中美贸易摩擦在第二轮谈判即华盛顿回合传出好消息,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立避免爆发贸易大战的共识与框架,为这场惊心动魄的巨人博弈提供了初步和解路线图。尽管两国舆论都不乏单赢、单输的负面评论,但联合声明的达成以及原则性条款的锁定表明,中美正在互利互让、避战止战的轨道上谨慎推进贸易争端的和平解决,正在小心翼翼地争取双赢乃至多赢。中美落实贸易平衡也许将是一个较长进程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种双赢的最终局面如果实现,将如何深刻改变两国更有待观察。

官方共识:中国积极平衡贸易逆差扩大对外开放

19日新华社公布的中美双边贸易谈判公报篇幅不过几百字,但包含了满满的干货与重大信息,主要包括6个方面:

第一款:“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将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这段表述显示,中国认可双边贸易长期存在巨额不平衡的现实,并本着互利双赢精神,“有效”和“实质性”缩小美方对华逆差,而且将这一看似贸易让步的举措从主动和积极、利他又利己的角度加以考虑,着眼于扩大中国内需市场、让民众选择优质廉价进口商品,并通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与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款:“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代表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这段表述显示,中国不仅放弃限制特朗普的票仓产业和地区对华贸易,相反将在原有基础上“有意义地增加”,换言之,在今后的中国农产品和能源进口构成中,美国货的比例将有相当幅度地增加。对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在确保粮食自主安全这条红线的基础之上,消耗更多的美国农产品,包括进一步改善中国人的营养结构而增加肉食蛋奶的摄入,也都足以消化更多美国农产品。至于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正处于需求旺盛且扩大进口多元化、利用低价进补战略初步的当口,因此也算各取所需。此款对美国共和党赢得中期选举和特朗普争取连任尤其堪称利好。

第三款:“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的贸易达成共识。”这段笼统表述,既正视了双方中长远期国家竞争的核心矛盾即制造业竞争,也触及了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巨大挖掘空间。处理得妥当,不仅美国有望放弃对“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遏制与阻击,为中国产业升级提供便利,而且有望引入美国高质量的教育、医疗、保险等服务体系,扩大中国内需消费并满足民众就近享受高质量社会服务的迫切愿望。

第四款:“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品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知识产品得不到有效保护,仿制、山寨和盗版活动大行其道,这是包括美方在内的发达国家长期诟病中国的痼疾。随着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加强知识产品和专利保护,倒逼中国制造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加强原创,按照世界通行规则参与全球竞争,也是中国企业、产品、技术乃至标准走出去并立得住的时代所迫和时势所需。

第五款:“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这两句话也没有毛病,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所有公平贸易的前提和基础。这个共识的达成,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向外方投资敞开市场,也意味着美国不会或不该限制中资进入其高科技和敏感领域,是双方缩小投资负面清单、扩大正面清单的共同承诺。

第六款:“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此段强调了保持开放态度和决策层直接对话的意愿,也表明中美贸易问题既不会走向死胡同,也不会一蹴而就,而是要继续措施、协商解决、次第落实。

其实,上述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达成的共识,与其说是双方为避免贸易战争而设置的刹车阀或防滑链,不如说是对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新思维的先行先试,也是对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博鳌论坛对4个领域加快开放与改革承诺与宣示的具体落实。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成果是中美双赢、世界欢迎的皆大欢喜的初步结局。

场外余音:贸易平衡是关键但不是全部

中国国家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中美贸易谈判中方首席代表刘鹤在联合公报发表后非常罕见地接受了中国媒体专访,披露了诸多细节,非常有助于公众了解和理解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进程及中美关系态势。

其一,美方高度重视双边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的良好发展、良性互动和长远互利共赢。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双方元首频繁的直接沟通和磋商上,而且体现在特朗普本人率领多位核心内阁成员与刘鹤在椭圆形办公室的超时会见与会谈。

其二,双方合作潜力巨大而且愿意相向而行。刘鹤指出美方希望解决双边贸易争端并使贸易关系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助推器,并强调这次最大成果是停止打贸易战,彼此停止加关税,并通过后续谈判将原则细化和数字化;而且指出能源、农产品、医疗、高科技产品和金融等领域具有巨大合作空间;并加强相互投资和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最终通过扩大贸易额实现贸易平衡发展,实现共同利益。

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姆努钦在会谈后向福克斯等美国媒体公布美方掌握的细节,其中包括:中国总体承诺美方贸易逆差数字,但将分解在不同具体行业和领域的对美扩大进口数额中;每个领域与行业的贸易平衡都将努力通过具体合同体现而非简单的数字化;仅2018年中国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幅度将提高35%-40%;今年起的3-5年内,中国进口美国能源产品的额度将翻番达到500-600亿美元。

根据姆努钦所言,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近期将访问中国落实具体合同;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加税措施虽然暂停,但并没有彻底取消,而是要根据双方共识的落实情况灵活处理,一旦美国认为必要将重启加税程序。白宫经委会主任库德洛称,中国似乎更愿意向美国金融公司开放市场,并预计中国将允许外国公司持有多数股权。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则声称,除非中国对经济进行真正的结构性改革,美国政府仍可能诉诸关税、投资和出口限制等工具。

无论如何,中美贸易战从开始的双方高举高打、彼此造势和争锋相对,已转入理性、冷静和务实的第二个阶段,并经过北京和华盛顿两个回合达成框架性原则,进而形成高开低走、最终彼此妥协和以双赢方式解决的态势,营造了值得各方庆幸的前景,全球股市闻讯普遍走高即是一个例证。

中美贸易长期存在着两三千亿美元的失衡现状,美国提出削减2000亿美元的逆差有一定的合理性,也通过双方努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承诺。也许人们会过多关注贸易及数字本身,而忽略美国依然十分强大且实力正在快速回升,忽略中国持续崛起和更大程度开放的战略选择,这两个大背景的意义其实比中美贸易平衡更有战略性、全局性和长远性。

中美贸易战从理论上说只是达成“停战协定”,还没有转化为“和平协定”,尽管变数依然存在,但是大势难以逆转。这场大战最终的确以和平且双方满意的方式画上句号,贸易战引发的改变,恐怕不是货物与服务进出口本身,而是中美两国的实力增强,尤其是中国能呈现市场更加开放、进出口更加平衡、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更具竞争力、百姓享受更好服务以及更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的全新面貌。(作者为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联社总裁)(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