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房企地主十强门槛跃升至5000万平米

作者:于玉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5-11 16:51:43

摘要:伴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规模化发展成为房企发展的重要路径。

房企地主十强门槛跃升至5000万平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于玉金 北京报道

  伴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规模化发展成为房企发展的重要路径,房企在业绩竞赛中加速奔跑,与此同时,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充足的土地储备成为房企未来竞争的重要砝码。

  据乐居财经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已披露的财报数据,中国恒大以3.12亿平米的土地储备面积位居榜首,成为土地储备最多的上市房企。碧桂园拿地势头不减,步步紧逼,以2.8亿平米的土地居于第二位。融创中国奋起直追,2017年土地储备为2.18亿平米,跃居拿地榜前三。万科、保利地产、中海地产、新城控股、华夏幸福几家企业紧随其后,分列四至八名。

  土地储备面积榜反映的是企业目前所拥有的“存粮”的多寡,其数据可以反映出房企2019年甚至未来更长时间内对销售业绩的支撑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房企的规模和格局。

  房企之间的“马太效应”已经显现,品牌房企资源集聚效应增强,房企间的拿地规模分化加剧。数据显示,60家上市房企的总土地储备规模为226亿平米,平均值为3769万平米,其中有15家房企超过了这一均值。榜单前十名房企的土地储备总规模为13.48亿平米,占到60家房企总量的近60%。而榜单后十位的房企土地储备总量为4091万平米,仅占榜单土地储备总规模的1.8%。

  从土地储备的规模来看,榜单前十名的的门槛已经跨越5000万平米,前二十的门槛也达到3000万平米。榜单前三十的房企均超过了1900万平米,前五十的门槛则为600万平米。

  业绩越靠前的房企,越注重土地储备,房地产新四强的“碧万恒融”占据了榜单的前四强,中国恒大和碧桂园的土地策略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万科和融创中国的土地则更偏向于一二线城市。

  记者翻阅中国恒大2017年年报发现,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团总土地储备项目有766个,分布于中国228个城市,覆盖了全部一线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除台北、拉萨外)及绝大多数经济发达且有潜力的地级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3.12亿平米,平均地价为1711元/平米。

  年报中还提到,2017年,中国恒大发展模式由“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更加注重增长效益和质量,特别是面对三四线城市火热的销售行情,有侧重地吸纳了一批三线城市优质土地储备。全年集团新购土地储备226幅,新购项目均衡分布于上海、深圳、长沙、南京、成都、杭州等一二线及三线城市。2017全年新购土地储备建筑面积1.26亿平米,平均楼面地价1889元/平米。其中,一二线城市新增项目土储原值占比为58%,三线城市为42%。

  碧桂园2017年约58%的销售来源于三四线城市,未来企业的发展也将继续深耕三四线城市。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碧桂园连同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已签约或已摘牌中国大陆的可建建筑面积约为2.82亿平米。碧桂园管理层曾公开表示,截至2017年底,仍然有符合投资标准的56个三线地级市、136个四线县级市、951个县、16010个镇并未进入。

  融创中国的土地策略则偏重于一二线城市。公告显示,2017年,融创中国在公开市场采取更加谨慎的土地获取策略,控制投资风险,通过并购、合作方式获取了大量优质项目。截至公告日期,包括旧改等协议状态的土地,集团土地储备共计约2.18亿平米,整体货值约人民币3万亿元,并且超过96%的货值位于一线、二线及环一线城市。2017年,融创中国新增土地储备约6764.2万平米,权益土地储备约5252.5万平米。另外,通过与大连万达商业就十三个文旅项目的合作,完成了文旅板块的布局。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当下房企“不进则没”的格局下,拿地补仓的重要性已成为行业共识,众多房企也努力通过公开市场拍地、并购、合作等各种方式补充土地库存。现在的土地货值将决定未来房企们的江湖地位,如果不能积极寻求有效的资源补充,部分房企未来或许将面临被兼并或淘汰的命运。

责任编辑:袁晓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