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伊核协议:美国为盟友两肋插刀还是帮倒忙?

作者:马晓霖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5-09 10:52:59

摘要:美国单方面撕毁核协议,看似在帮以色列等地区盟友解决眼前的伊朗地缘扩张压力,但从长远看却是在帮倒忙,是在助推地区核竞赛和常规军备竞赛,是在恶化以色列和沙特的战略环境。

马晓霖

北京时间5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奥巴马政府参与签署的伊朗核问题“6+1”协议,并恢复对伊朗制裁。特朗普再次以让世界哗然的方式“退圈”,为其履行竞选诺言的诚信记录添加了得分,却使美国的国际信用大打折扣。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巴黎气候协定》并威胁放弃《北美贸易协定》同理,特朗普这次“退圈”本质上也是突出“美国优先”并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只是更明显地表现为遏制伊朗在中东的扩张,为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盟友两肋插刀。然而,如果事态发展到伊朗重返核武轨道,特朗普的抉择则是给盟友帮倒忙。

暂时庆幸的是,其他签约六国均表示将继续维护伊核协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伊朗也表示将暂时继续履行相关义务,美国商务部公布了90-180天的制裁豁免宽限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再次呼吁重起炉灶。这都使伊核协议“关门留缝”,给美国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回心转意留下了有限余地。

决绝毁约:特朗普为以色列和沙特保驾护航

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堪称“公私兼顾”。于公,他一直认为该协议有重大缺陷,在竞选阶段就称其为“耻辱”,发誓一旦入主白宫必将对其修改或单方退出。特朗普称协议没有从根本上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反而由于放松制裁会给伊朗带来发展核武器所需要的资金。然而,特朗普谈论最多的,是伊朗地缘扩张和弹道导弹研发直接威胁两大地区盟友以色列和沙特。于私,特朗普与美国犹太和沙特财团关系密切,竞选期间接受其不菲捐助和犹太选民支持,上台后必然投桃报李,而且事实上也通过扩大对沙特出口军火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政绩。

其次,情势发展也促使理念不同于奥巴马的特朗普迈出这一步。奥巴马致力于推动中东无核化进程,愿意以实现美伊和解的方式促成伊朗弃核,并忌惮于沙特瓦哈比主义传播与扩张引发的极端思潮的长远威胁,希望给伊朗以地区大国地位,默认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阿拉伯腹地为其势力范围,以实现中东伊斯兰教派平衡,并推动伊朗与沙特和解来实现地区稳定。奥巴马这一“叛卖”行为双双激怒了以色列和沙特两个伊朗传统仇家,也使美以、美沙关系降到历史最低点。

2015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与德国为一方,伊朗为另一方,达成《全面联合行动计划》(JCPOA)——简称伊核协议,将伊朗核研发进程纳入国际社会监控之下以防止其在10年内获得核武器;作为补偿,美国和联合国解除涉核制裁。这个重大成果有效缓解了紧张十多年的美伊对峙,也遏制了中东核扩散风险和由此引发地区冲突的可能性。由于主导国会的共和党反对向伊朗妥协,奥巴马选择了无需国会批准只需要每3个月征询总统是否豁免对伊制裁的折中方式,使这份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的国际法文件在美国处于相对勉强的法律地位,也给特朗普上台后院府每3个月折腾一次伊朗埋下伏笔。

促成特朗普最终退出伊核协议的关键在于,3年来中东力量与安全格局发生较大变化。首先,美国无力也无心改变战略收缩的总态势,地区安全主动权正在向俄罗斯及其盟友手中转移;其次,伊朗的战略伙伴叙利亚政权非但没有垮台,还反败为胜并逐步收复西方和沙特等国支持的反对派控制区。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在于,伊朗不仅成功组建横跨波斯湾和地中海的什叶派联盟,通过支持也门胡塞武装将沙特等亲美国家拖入南线消耗战,而且扩大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并为长期驻扎做准备,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对以色列和沙特构成包围和直接威胁,也构成对美国中东核心利益的伤害。

特朗普上台后给伊核协议签署各方半年宽限期,希望约束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扩张,约束其弹道导弹试射,而这些都不曾在伊核协议中有所体现。特朗普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回应了以色列和沙特的战略关切,也体现了他对中东形势与格局变化的不满,当然,这也是伊朗无限度西进造成的地缘博弈反弹。特朗普在维持继续收缩甚至反复强调将从叙利亚撤军之际,却发现以色列和沙特陷入日益严重的战略焦虑和困境,而以色列频率和烈度不断升级地在叙利亚对伊朗目标发动攻击,如果不再约束伊朗的军事力量投射,美国有可能被以色列拖入新的中东战争。

美国毁约:可能反而加剧盟友战略困境

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问题已不是协议本身或主要不是为了维护核不扩散机制,而是聚焦传统地缘安全。理论上说,美国一方退出并不意味着该协议已被钉进棺材,伊朗只要还维持相关义务,依然可以获得其他国家和联合国的制裁豁免实惠。法德英等美国西方盟国虽然继续支持伊核协议,但也程度不等地表现出对美国及其中东盟友不满的关切和理解,包括或明或暗地提出不妨修改或补充伊核协议,消除伊朗因地缘扩张而造成的紧张,将美国重新拉回协议。

美国言而无信,这对积极推动该协议签署的伊朗主和派是一次强烈打击,有可能引发伊朗民族主义特别是反美情绪的抬头。美国如果重启贸易制裁特别是胁迫其他国家加入这一阵营,可能推动伊朗保守力量占据上风并导致伊朗政府中止履行相关义务,重启丰度20%以上铀浓缩提炼进程,进而使消停3年的中东核危机再次凸显。

伊朗一旦重返核武进程,核诱惑的潘多拉魔盒将重新打开。与伊朗存在结构性矛盾和战略竞争的国家,特别是沙特、阿联酋、埃及等阿拉伯大国势必加入核竞争,在追求核恐怖平衡的逻辑下发展核力量。这个核扩散态势,将给美国最在意的以色列带来灾难性后果。

一般认为,以色列是中东唯一实际拥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只是作为战略模糊和威慑从不承认也不否认。阿拉伯国家虽然普遍未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但总体默认以色列单独拥核这一现实。因为没有哪个阿拉伯国家还抱有不承认以色列甚至消灭以色列的幻想,也很少见到阿拉伯国家制造要求以色列实现核透明的国际舆论。

伊朗一直借助巴勒斯坦问题谋求地区主导权,拒不承认以色列,而且长期扶持、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等力量对其构成前沿南北夹击,一旦拥核将构成大面积恐慌。不仅以色列的核垄断优势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基于波斯人与阿拉伯人、什叶派与逊尼派的长期对立特别是地区大国权力角逐,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君主国,将面临霍梅尼式伊斯兰革命输出的更大压力。

基于对核伊朗的恐惧,阿拉伯邻居特别是强邻将陆续加入核武俱乐部,最终使以色列独家拥核优势地位转换为被核武邻居包围的劣势处境。一旦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或泛伊斯兰主义在中东大行其道,以色列面临的核战风险不仅非常现实,而且处于不利地位。基于此,以色列长期不允许任何阿拉伯国家试图拥核,1981年主动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2007年主动轰炸叙利亚核实验室都是活生生的战例。也基于此,以色列是最渴望遏制伊朗核能力的地区国家之一,并在伊核危机爆发的13年里极其活跃,多次向美国政府申请绿灯准备单独轰炸伊朗核设施,甚至为此进行了反复单独演练。

维持伊核协议,将伊朗核行为纳入可控范围,不仅有助维护核不扩散机制,更有助于维护以色列的核优势,至少会避免多个地区国家加入核竞赛而引发的核混乱与核危险。因此,美国单方面撕毁核协议,看似在帮以色列等地区盟友解决眼前的伊朗地缘扩张压力,但从长远看却是在帮倒忙,是在助推地区核竞赛和常规军备竞赛,是在恶化以色列和沙特的战略环境,这不是为盟友两肋插刀,而是向盟友两肋插刀。(作者为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联社总裁)(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