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碧桂园紧扣新时代主题:城镇化、逆城镇化相得益彰

作者:苏彬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26 17:13:07

摘要:​4月25日,我国首部从省域层面专题研究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的报告《广东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在粤发布。蓝皮书以碧桂园为案例调研后提出,碧桂园改善人居环境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4月25日,我国首部从省域层面专题研究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的报告《广东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在粤发布。蓝皮书以碧桂园为案例调研后提出,碧桂园改善人居环境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蓝皮书指出,房地产开发促进了广东城镇化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房地产业拓展了城市空间,带动了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碧桂园具改善人居环境样本意义

蓝皮书总顾问、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在发布会上指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发展有效扩大了城市建成区面积,使得城市立体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广东省当前各地级市甚至很多市县都有新城区,这些新城区由多家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小区组成,起到了扩容提质作用,让居民充分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蓝皮书调研组以碧桂园为案例分析认为,在“碧桂园房地产开发对广东人居环境的影响”章节中指出,碧桂园25年来深耕广东二三四线城市,为广东人居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会员主任苗乐如结合蓝皮书分析认为,碧桂园的开发模式提供了完善配套服务,切实改善了居住条件。碧桂园坚持“过程精品,人居典范”的质量方针,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对项目开发实行科学的前期规划,结合项目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合理实施不同产品和配套的布局,让项目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资源,宣扬了绿色人居理念,创造了良好人文环境。

潼湖科技小镇或补齐大湾区人居短板

除了房地产对广东省境内县域经济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的积极贡献,陈鸿宇还结合自身研究指出,在当前全球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基础教育、公共文化设施等在内的各项建设都日新月异,但也有短板,例如人居环境还需要改善,以潼湖科技小镇项目为依托的碧桂园和其他建设单位,积极践行新型城镇化,有望补齐短板。

特色小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载体和房企转型的工具,其建设近年来方兴未艾。 很多小镇都号称“智慧小镇”,但实际上“千镇一面”“什么都往里面装”,没有特色。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认为,过去对智慧城市,包括智慧小镇的理解是狭隘和有偏差的。

他举了2014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文件纠偏智慧城市发展的例子。“国内一般的团队,做智慧城市都是从IBM的界定入手,其实不应该只关注科技层面的智慧,“智慧城市的试点中,应该包含三种智慧不可缺少,分别是科技、管理和人文”。

“智慧小镇,千镇一面,什么都往里面装,如何做出特色,现在关注的是否有产业的植入,目前智慧小镇的发展是不够的,旅游模式、管理模式、产业模式都很容易被人复制,一个小镇做得好,要有核心思路。”刘士林分析称。

碧桂园模式或开启城乡关系新篇章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广东团审议时提出,城镇化、逆城镇化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乡村振兴也要有生力军,这被视为是中央今后城镇化建设工作新的纲领,得到社会广泛解读。发布会上,专家也结合各自研究,对这一城镇化发展的新风向进行了剖析,纷纷认为碧桂园模式或开启城乡关系新篇章。

在这些“生力军”中,企业与资本是一支重要力量。据蓝皮调研组观察在广东,碧桂园20多年来坚持城镇化发展方向,并顺应“逆流”趋势不断将各类资源送往乡村。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改革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在发布会上指出,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表明,当城镇化率接近60%的时候就具备了占多数的非农人口反哺农业人口的条件,从我国现状看,已经具备了全面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础。各类要素下乡,将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城镇与乡村的和谐共振。

去年10月,碧桂园在广东清远市捐款约5亿元启动整县帮扶英德78个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计划,目前还在全国其他地方调研,准备选取其他需要帮扶的地区进行整县扶贫。碧桂园还打算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据了解,碧桂园此举一是为了彰显社会责任,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正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两会上答记者问时所说,“农村将会成为稀缺资源,会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把农村建好了,对碧桂园而言也是一种资源财富,能延伸出田园综合体等其他发展机遇。

编辑:张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