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三一:湘企领军 国之重器

作者:马晓霖 李靖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27 15:29:05

摘要:混凝土机械,三一已经是世界老大,挖掘机今年我们就能够进入世界前三位,所以我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有保障的

马晓霖 李靖云

三一重工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骄傲。作为中国最大最强的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三一重工走了一条完整的标准化的产业升级模式。作为中国制造业巨头最早响应“一带一路”的企业,三一有什么具体的布局?宁夏卫视《解码一带一路》栏目主编、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专访了三一重工副总裁、国际总部总监周万春。

马晓霖:三一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样板,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创造了很多记录和很多奇迹。比如三一是最早占据海外高端装备制造市场的企业,也是最早并购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从这些海外闯荡的经历中,您能否给我们讲讲三一是如何在国际市场进行开拓的?

周万春:实际上2002年我们就把三一的产品销到了国外,应该说这是三一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其实那个时候我们说是走向了国际,不过只是一种简单的贸易,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次,我们便认定三一应该走向国际市场。三一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要实现品质改变世界这样一个目标,就应当在国际上去建设我们的研发和制造中心。这样的话,一方面我们可以在那里吸纳当地更好的人才,第二也能够及时了解产业的前沿方向。其实进入国际市场,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帮助,是那些地方有我们的不少高档客户,把市场开拓到那里,他们想要什么产品,我们就知道要做什么产品。所以从2002年到2007年,我们是处于一种国际贸易的阶段,而从2007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三一则是在海外进行绿地投资。譬如我们在德国、在美国、在印度都有绿地投资。我们自己建研究院,吸纳当地优秀的人才,了解所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走向,了解当地客户的需求。这个阶段刚好也是中国国内市场最好的一个阶段。中国有这么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这段时间三一的产品经过了国内大规模建设和高频次使用千锤百炼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三一可以进一步扩大国际化的生意。

马晓霖: 2012年,三一斥重资并购了国际混凝土巨头企业——德国的普茨迈斯特(大象),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这一并购行为被业界形容为“龙象共舞”的局面。三一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并购决定?

周万春:当然因为我们有这么一个目标。我们收购行业里面最好的德国的大象,也就是普茨迈斯特的时候,实际有些其他公司可能出的价格比三一还要高一些,那它为什么最终卖给三一?因为它认为这个品牌卖给三一,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不完全是为了钱,对方希望大象的品牌和技术能够跟中国的企业对接起来,为整个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三一前期有这样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也得到了当地客户的认同,得到了我们合作伙伴的认可,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好的结果。

马晓霖:在三一重工的年度财报中,我们看到2016年三一的国际销售收入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占三一总收入的40%,这其中70%来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领军企业,三一已经直接受益。从三一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来看,您认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会有怎样的作用?

周万春:“一带一路”首先给我们企业国际化,或者说走出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的产品要走出去,我们的产业要能够长期服务“一带一路”这些项目的推进,产品的性能、服务和配件就得有过硬的质量,否则这条路也走不长久,迟早会被淘汰,甚至还会留下一大堆问题。有了“一带一路”,我们不只是把产品卖出去了,把服务做上去了,同时还把我们企业的思维方式和企业文化也带出去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更好地认识我们,认清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时候深刻感受到,我们能够从外国企业和外国客户那里学习和借鉴很多好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所以整体来说,“一带一路”有助于我们走向世界,也有利于我们中华商业文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马晓霖:从产品的种类、从市场开发度、从服务这三个方向来看,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什么相对的优势?

周万春:我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一点都不比外国产品,卡特、小松、沃尔沃也好,不比他们差,甚至某些产品从质量和性能来说还超过他们。混凝土机械,三一已经是世界老大,挖掘机今年我们就能够进入世界前三位,所以我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有保障的;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服务和配件保障也是全世界同行业里面做得最好的,并且我们的配件价格是比较合理的。我们有一个客户的一台起重机用了3年多后,还在拍卖会上拍了一个很好的价格,3年时间贬值了大概15%。人家为什么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买一台旧机器?就是因为三一的产品质量、服务和配件保障让他们放心。2017年上半年我去巴西淡水湖谷的一个工地,那里的厂长对我说,周总你们的产品相当好,出勤率达到95%,每天工作21个小时,并且用了3年就换了一根钢管。他说太惊人了,这就是三一的品牌。

马晓霖:三一是最早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倡议的民营企业,而且从内部架构上面都做了相应的调整,那我们在发展战略方面有什么配套的规划吗?

周万春:我们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办公室,在第一时间树立了一个伟大理想,要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领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路国家,我们现在的销售在同行业应当是数一数二的。由于建设项目谈下来以后,在采购环节会有一个滞后的作用,那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销售还会大幅度增长。现在我们在印尼、在马来西亚、在中东的很多建设工地,如果你单看设备,会觉得已经到了中国,遍地都是三一的设备。湖南省政府在埃塞俄比亚做了一个产业园,我们也是投资方之一,我们也会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推动这个项目的落地。总的来说,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到最好的时刻,对我们制造业来说,接下来可能还有更大的、甚至是成指数型的增长在等待着我们。

马晓霖: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角度来讲, 您认为“一带一路”对于我们中国装备制造业来讲意味着什么?

周万春:首先你要有一个过硬的产品,这个是必须的,是第一条;第二点假如说它是工程机械,因为它是一个特殊的产品,如果工程机械出了问题,那么后面的工序就中断了。比如像我们混凝土泵车,如果泵车坏了不能打混凝土,不只是影响后面的工序不能执行,可能还会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服务和配件你还得要跟得上,有了这两点,你才能具备走出去这么一个基础。

(《解码“一带一路”》是宁夏卫视创办的一档高端访谈节目,节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内容,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涉及的热点尤其是经济与贸易投资热点问题,与世界各国、不同行业的嘉宾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各种讯息的组合、不同观点的交锋,为人们呈现全球化背景下最真实、客观、全面的“一带一路”图景。作者马晓霖为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解码“一带一路”》栏目主编兼主持人;李靖云为《解码“一带一路”》栏目执行主编,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