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未来5年是中国 “强起来”的华丽时段, “强起来”的中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作者:庞中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06 12:47:16

摘要:2018年的中国政府工作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对于解决中国面对的外部挑战意味着什么?

未来5年是中国 “强起来”的华丽时段, “强起来”的中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庞中英

2018年的中国“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说明了2018年的中国政府工作。2018年的中国政府工作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对于解决中国面对的外部挑战意味着什么?本文是在认真研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的一点感想。

“从大到强” 的中国叙事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强调了中国将继续“强国建设”。中国的“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制造强国”、“海洋强国”,方方面面。从现在起,至少未来5年,是中国的“强起来”阶段。

强起来的英文可以叫做powering,我建议中国的英文媒体这么翻译“强起来”。过去,我们也强调“强国”,但是,在对外关系中,又避免使用强国的标准英文power一词。在过去30多年,中国越做越大,也就是已经是超级的“大国”,并且“大而不强”,不是英文说的超级强权(superpower)。“大而不强”是中国的问题。中国党和政府已经确定,未来几年要让中国从大到强。“强起来”包括瘦身、强健骨骼,包括强化市场的主体作用、去过剩产能。

中国已经是一个全球的中国,或者是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生存的中国,“从大到强”这个中国叙事、中国战略、中国政策将继续引发国际上的多种(复杂)反应。当然,有人欢呼中国“强起来”,但是,有人并不是这样思考。在美国,国际关系专家中的一部分深信现实主义的人,将会更加不顾不管什么诸如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而是认为,中国的“强起来”,将使世界“多极化”,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按照英文的原意,多极化,就是世界上有多个权力中心,而中国则是其中的一个权力中心。中国政府的“强起来”,将支持他们的“多极化”判断,使他们更加回归传统的逻辑,采取强国之间的“竞争”甚至“冲突”战略对付“(来自)中国的挑战”。

当然,中国“大起来"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在“强起来”时,有全新的战略,才能化解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把中国作为头号“对手”的战略。以往的“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是不错,但是不够了。

建创新型国家,增全球吸引力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强调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全球的角度看,中国作为“创新国家”将加剧与其他“创新国家”,例如美国、德国,甚至印度等的竞争。在创新领域,全球竞争激烈。美欧国家,在创新领域,一直指责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在中美关系和中欧关系中,知识产权问题是影响双方关系健康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当中国加快“创新国家”建设,预计知识产权问题在中美关系和中欧关系中将变得更加尖锐。中国的创新国家建设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全球知识产权体系中进行,因此更有必要从保护知识、保护知识分子、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期战略高度加快中国的国内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与美国等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争端。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还强调 “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基础性关键领域”这个提法很好,很重要。其中,推进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被提到“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的高度,这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显示了中国改革的决心。这一改革如果开启和取得进展,将会大为增加中国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还强调“打好三大攻坚战”,尤其是“精准扶贫”、“推进污染防治”等,对于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发展在质量上如果能进入一个新阶段,就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这一点对于诸如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是一个重要的好消息。中国对世界传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中国自身的贫困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中国必须首先解决自身的贫困问题,才有更大力量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更强调“推动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是长期奉行对外开放的国家。这一点不仅没有倒退,而且在加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欧洲,目前正在遭遇民粹主义的大冲击。民粹主义要求他们的国家在经济上保护消费者,保护本国公民免遭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换位思考,民粹主义也有其逻辑合理性。而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公民,却正遭遇 “去全球化”、“抵制全球化”的冲击。外国市场并不那么对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公民开放。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开放中国自己给全球,对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是一大贡献。这样做了,不仅有助于形成中国更加统一的对全球有吸引力的国内市场,而且中国也将处于有力位置与那些奉行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府谈判,迫使那些国家不能以“公平贸易”为借口排斥中国企业。

乡村转型VS区域发展,对全球意义重大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转型战略”,这一点的全球意义不应被忽略。中国加入WTO的2001年,中国的“三农问题”一下子突出起来。在过去15年,中国乡村及其乡村文明——中国文明的基础在坍塌,一系列传承中国文明的古老乡村在老化、在被遗弃。当中国人的大多数转移到城市,却发现不仅是“故乡”,而且是城市赖以存在的乡村衰落了。这真是中国发展的悖论。衰落的乡村无法支持“强国”,是中国在向别的国家介绍中国发展经验时无法回避的窘境。中国应该从全球发展的高度着手面对自己发展中长期被忽略和轻视的乡村基层。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国内)区域发展战略”。这一点对于中国处理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中国内部区域发展失衡是导致中国这些年来与“周边国家”之间关系复杂化重要的国内根源。许多人在思考中国的“周边”环境,却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内部区域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区域的落后(如中国西部)和衰落(如中国东北),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化的内因。而中国国内区域发展的均衡化,将使中国在全球树立起一个国内平衡发展的样板,有助于纠正全球发展失衡,为解决全球的区域发展——全球的“南北关系”做出贡献。

最后,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强调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命运休戚与共”,“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思想,中国解决与世界的差异、分歧,终究是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思考和决策,寻求大国协调,寻求国际协和,打“贸易战”不是解决办法,因为那将令世界重蹈覆辙,在21世纪陷入大危机和大战的覆辙。

在李克强总理发表报告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对美国进行了工作访问。刘鹤写过关于历史上一些国家在世界经济大危机时走向保护主义以邻为壑导致世界大战的重要论文。虽不知刘鹤具体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何讯息,但是,他的访美应该足以令特朗普政府内外的美国人深思,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只能通过对话、谈判解决。打贸易战不是解决办法。中美如果首先打起来,将使世界重蹈大危机的覆辙。

从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我们也能看出,不管特朗普政府如何思考和行动,中国总的原则和政策不变:本着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与美国继续寻求谈判对话解决问题。(作者为著名国际问题研究学者、华夏时报专栏作者、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