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第四批示范项目公布 PPP“王者归来”?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2-09 16:55:47

摘要:2月6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内容显示,第四批示范项目合计有356个,涉及投资额7588亿元。

第四批示范项目公布 PPP“王者归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整顿,PPP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

2月6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内容显示,第四批示范项目合计有356个,涉及投资额7588亿元。

“第四批示范项目是去年10月份进行的评审,评审之后一直没有发布。从评审到发布,用的时间比前几期都长,估计是内部在进行调整。”参与第四批示范项目评审的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上海济邦咨询公司董事长张燎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针对前段时间PPP经历的波折和低潮,一位财政部内部人士表示,当前阶段,PPP还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设施运作模式,不坚持PPP则是一种倒退。2018年PPP将进入新时代,回归本源,然后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

正面信号

始于2014年的这轮PPP大潮,在构建万亿级市场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乱象。

早在2016年12月,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就曾指出,PPP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2017年4月,财政部、发改委等六部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业内称“50号文”),希望规范地方政府的PPP行为,但收效甚微,政府回购、明股实债等情况仍然有增无减。

到了2017年四季度,调整政策终于密集出台。11月1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业内称“92号文”)。11月17日,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业内称“192号文”)下发。同日,央行也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这是PPP模式推广以来,对不合规PPP项目清理力度最大的一次,PPP模式随之全面降温。到今年1月初,有媒体报道,多家银行已经全面暂停包括资本金融资和项目贷款在内的所有PPP融资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

“从去年11月份开始,连续出台了几个严格监管的政策,使得市场情绪一直处于冷冻期,有些解读甚至过分夸大了政策背后的深意。负面情绪发酵了2-3月,此次第四批示范项目的发布,是官方首次发出正面积极的信号。”张燎表示。

一名财政部内部人士也表示,我国之所以要发展PPP模式,是为了优化政府负债和国企资产负债率。不过,在发展过程中,PPP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有人质疑,这些问题是否是PPP模式本身造成的?PPP模式是不是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理性?或者不适合我国国情?

“在当前阶段,PPP还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如果不坚持PPP模式,那么国家又会返回头去走老路,那是一种倒退。”该人士表示,“有问题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去解决,这就是财政部发布‘92号文’的初衷。”

高质量发展

从2014年开始,财政部每年都会从PPP项目库中选出一部分高分项目,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助推更多PPP项目落地。其中,第一、第二批是财政部单独推出的,第三、第四批则联合其他部委共同推出。

与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相比,第四批示范项目入选的项目数量减少了120个,入选投资额也减少了4120亿元。

“前三批PPP示范项目,每一批都会比上一批多,第四批则是项目数量的第一次转折。反映出PPP也在‘去产能’,要把假PPP、伪PPP挤出去。”张燎认为。

过去,通过小股大债、明股实债、银行同业理财工具等手段,PPP加杠杆比较严重,有些社会资本只用了3%-5%的资本金,就能撬动一个PPP项目。现在严格规范后,社会资本需要真实出资,参与者也就随之减少。第四批示范项目评审时,财政部还动员有关行业的部委选派行业专家来参加,为评审出谋划策,说明此次评审比前几批严格得多。

同时,“192号文”也加强了央企参与PPP的约束,两个因素叠加,使得PPP的参与者减少的同时,项目数量也就随之减少。在第四批示范项目中,民营企业的参与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此次入选示范项目的民企参与项目有143个、投资额2429亿元,占比分别为57.9%和51%,高于前三批落地项目46.9%的民企参与率。

“与第三批示范项目相比,财政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力度更大。除了在第三批示范项目发布通知中就提出的在平等参与、同等条件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民营企业,此次直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推动示范项目与民营企业进行合作对接,并通过中央财政的以奖代补资金安排倾斜给予有效激励。”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公共咨询事业部咨询总监周伟表示。

张燎认为,今后PPP市场的规模会出现大幅下降,但质量会提升很多,这也是PPP相关从业者所乐于看到的,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提升PPP项目的规范性。

前述财政部内部人士也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注重PPP的质量,不能过于追求数量;注重PPP的效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注重PPP项目的全周期考核,PPP的核心是运营;用好信息平台,发挥出大数据的作用。

“强监管政策的出台,不但不会把PPP拍死,反而使得原来那些打擦边球的信托、基金等途径被严格封死,现在地方政府合法、合规的渠道只剩下两个,一个是发债,另一个就是PPP。”张燎说,“不规范的PPP没了,PPP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