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从“跨年霾”到“北京蓝” 2017年中国环保发生了什么?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28 18:30:16

摘要:“2017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很多重量级的环境事件都足以让这一年载入中国环境保护的史册。”1月27日,在2017年十大环境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如是说。

从“跨年霾”到“北京蓝” 2017年中国环保发生了什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2017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很多重量级的环境事件都足以让这一年载入中国环境保护的史册。”1月27日,在2017年十大环境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如是说。

从年初的“跨年霾”,到年末重新迎来蓝天白云,“大气十条”的任务终于圆满完成,很多数字都能说明这些变化和收获。但在刘友宾看来,信心才是2017年中国环保事业最大的收获。

从“跨年霾”到“北京蓝”

2017年,是从一场跨年大雾霾开始的。当时网络上充斥的对环保工作的怀疑与批评,让环保部压力山大。

“如何让‘跨年霾’成为历史?如何让蓝天白云呈现,尽快让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更强?是压在每一位环保人心头沉甸甸的事情。老百姓对环保部门的期待,更让我们感到使命的光荣与艰巨。”刘友宾说。

随后,环保部启动了有史以来范围最大、规格最高的执法行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5600位环保工作者从四面八方赶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响了一场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这一行动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肯定。去年4月份,环保部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山东某企业老板扣留执法人员的新闻,瞬间被各种转发,成为社会环境新闻事件。媒体借此呼吁,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刘友宾表示。

随着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逐渐好转,一些指责、批判、埋怨环保工作的言论也开始出现。有的认为环保影响了民生,影响了经济发展,还有的说环保就是“一刀切”。一家知名跨国企业还在网上发出“公开信”,号称环境执法将对企业造成三千亿元的损失。

“这个时候,环保人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动摇!2015年新出台的环保法赋予了我们职权,我们必须顶着压力,奋不顾身地捍卫法律赋予我们的职权。也就在这个时候,媒体站在了社会公道一边,指出所谓3000亿元损失的说法是夸大其词,并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了这个事件的真实原委。”刘友宾说,“令我们高兴地是,通过这一次舆论风波,环境执法得到了大多数企业及人民群众的支持。”

风波过后,全社会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准确的理解。2017年年末,公众终于收获了更多的蓝天白云,看到了更多的阳光。

“媒体也生动、真实地报道了环境质量改善状况,例如,天津沙窝萝卜因为雾霾减少,变得更甜更好吃更畅销了;空气净化器滞销,卖不出去了;很多公众也在朋友圈晒蓝天,表现他们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喜悦之情。”刘友宾表示。

统计数据也显示,2017年1-12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特别是北京市,2017年1-12月的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62.1%,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PM10浓度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也下降5.6%。

从“单枪匹马”到“齐抓共管”

“这一年跌宕起伏,风风雨雨,但却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刘友宾说。

在他看来,信心首先来自于更加坚定的信念。党的十九大对美丽中国做出了新部署、新要求、新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中办、国办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肃处理,以及中央环保督察实现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都向社会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环保必须动真碰硬,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最严格的执法监督高压态势。

“此外,环保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已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刘友宾说。

其次,信心来自于更加牢固的信任。过去,环保工作曾经长期存在“单枪匹马”的现象。如今,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则正在形成。例如,2017年年末,面对所谓“气荒”的问题,发改、能源、住建部门,以及能源公司和地方政府齐抓共管,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让人民群众清洁取暖、温暖过冬。

“信心也来自于国际社会的信任。很长一段时间,国际社会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指责、批评声音不断。但现在,一些西方媒体开始说公道话了。塞罕坝林场经验获得了联合国环境署的推广,就说明了中国改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刘友宾说。

最后,信心还来自于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2017年,环保部公布了一批地方在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方面的案例,从1月份开始建立了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导全国31个省区市及副省级城市和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市的环保部门全部开通了微博、微信号,还联合住建部大力推进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此外,环保部还联合民政部发布了规范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建立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六五环境日期间,部领导接见高校环保社会组织代表,与他们共话环保,听他们建言献策。”刘友宾说。

“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路还很长,目前环境质量改善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效,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的差距。”刘友宾表示,“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只要全社会有信心,一起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就一定能够让中国的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