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支付宝首度详解大出行战略:移动支付只是起点 并非全部

作者: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26 22:05:37

摘要:今年以来,巨头们争先抢滩布局交通出行领域。杭州地铁宣布,从27日下午5点开始,杭州地铁的所有站点都将支持刷支付宝进站。

​支付宝首度详解大出行战略:移动支付只是起点 并非全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巨头们争先抢滩布局交通出行领域。

12月26日,蚂蚁金服城市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刘晓捷首度详解支付宝的大出行战略,包括六大能力(双离线、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等)、三大价值(B侧、C侧和G侧)、三个阶段(连接、融合和模式)。

同一日,杭州地铁宣布,从27日下午5点开始,杭州地铁的所有站点都将支持刷支付宝进站。

据悉,已经有超过30个城市在支付宝内上线了电子公交卡功能,支持用户刷码上车。

“行业风口终于到了”,刘晓捷表示,在2018年,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城市在公交地铁领域开通移动支付。

谈及竞争,他则坦言,在公共交通板块,从蚂蚁金服的角度来说不是简单的支付,而是面向整个行业,支付只是start。

支付宝的大出行战略

全国的公交地铁,正在接入移动支付上,展开一场大竞赛。

12月26日下午,杭州地铁宣布,从27日下午5点开始,杭州地铁的所有站点都将支持刷支付宝进站。

而在月初,上海地铁也宣布自己明年年初会支持刷手机二维码码进站,广州公交也表示自己的4000多辆公交车正式开始支持扫支付宝乘车,无需再携带实体公交卡和零钱。

同日, 刘晓捷在向记者讲述了支付宝在大出行领域的探索历史和战略时表示,“这件事情,我们做了两年,失败过很多次,直到今年才终于把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问题解决。”

其实,自2014年开始,支付宝就开始思考,如何让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用一部手机解决,其中“行”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场景之一。

只是,当时支付宝期望寻找一种在公交、地铁这种小额、高频场景的移动支付技术,但实践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公交地铁的人流量极大,所以要求支付得快,但公交地铁场景中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网络稳定性差,尤其是隧道、地下环境里,有时连网络信号都没有。支付宝曾经尝试过手机NFC支付技术,这对用户而言使用门槛变高,而且设备兼容性较差,行业利益链也很复杂,总之挑战极大,用户接受度极低。”支付宝方面坦言。

针对这些难题,2015年底到2016年初,支付宝开始探索离线二维码的技术方案设计和测试。

而2016年的8月17号,支付宝联手杭州公交集团在公交506路(武林门北至余杭)上实现了刷手机二维码乘公交,这标志着离线二维码技术从实验室正式推向商业化试点,再到今年的武汉、杭州的全城推广。

“这项技术在互联网的快节奏下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实现商业化确实遇到了很多挑战。”支付宝方面人士坦言,比如二维码信息承载能力有限,编码的信息越多,识别率和解码效率越差,因此信息编码需要尽可能紧凑,同时算法安全强度不能降低。因此,综合下来,技术团队最终采用了ECC的两级非对称算法在信息长度和识别效果上达到一定的平衡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都使用电子卡了,实体卡公司怎么办?

对此,支付宝方面表示,另一方面的挑战就是如何保证小伙伴们的升级转型,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基于以上,支付宝在基于离线二维码的技术上,进一步设计了“电子公交卡”的方案,即将传统的公交卡进行虚拟化,为公交、卡通、终端等合作伙伴“赋能”。

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告诉记者,支付宝和自己其实谈了几年,直到去年年底,才真正展开全面合作,“以前觉得会损失用户,现在发现,是在支付宝里面,培养的还是我的用户,用户会先在支付宝里领取了我们的电子卡。”

数据显示,半年时间, 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在支付宝内发出了335万张卡,这相当于他们在线下,两年才能完成的数量,而且,这当中有大量新增用户。

谈及未来发展趋势,刘晓捷表示,简单来说,在整个公共交通板块有三个阶段,即连接、融合和模式。具体来说,支付是连接器,通过连接器把便利、优惠给到用户。其次是融合,对于政府来说致力于城市交通的治理,而且基于数据化的治理。其助力的是业主这一侧,公交地铁企业整个运行效率得到提升。第三,模式,即在最后实际上希望和业主一起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公交地铁领域将再现“打车大战”?

相比于打车和单车,公交地铁的体量要更为巨大。

据行业估算,公交地铁每天的交易量达到3亿笔,也就是说,公共交通一周的体量就超过一个双11的支付总量。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来,除了支付宝之外,微信、银联均在发力公共交通领域。

刘晓捷表示,“公交地铁本身是国有性质,且带有公益性的,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帮助其提升体验,并借此鼓励公共出行,缓解城市拥堵。”

杭州公交集团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吴存钱也指出,“移动支付是在提升公交车这样的公共出行方式,相比于私家车的竞争力,今年10、11月份,我们本来觉得坐公交人数可能会同比下降,毕竟去年有G20带来的旅游热潮,但结果发现,接入移动支付后,同比还提升了。”

徐晓亦表示,“用户对我们投诉最多的,就是实体卡不记名不挂失,钱丢了找不回,现在变成电子卡,存在手机里,这个投诉就没了。这会大幅提升老百姓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

那么,公交地铁是否会掀起激烈竞争?

对此,刘晓捷坦言,“公共出行领域不是互联网巨头争夺支付场景的工具,只有这个行业的公交公司、地铁公司、一卡通公司也因为互联网技术变成了‘更好的自己’,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互联网+大出行才算真正彻底落地。”这个市场里不存在大家在进行惨烈的竞争,而是共同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

他还进一步指出,“我们和其他这类布局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是把这个事情看成只是移动支付的事情,(而是)就像刚才所说的三个阶段:连接、融合和模式。”支付宝花两年的时间去潜心研究这个行业,做足准备而来,就绝对不是移动支付的事情,而是面向整个行业,整个模式的升级。总的来说,在公共交通板块,从蚂蚁金服的角度来说不是简单的支付,支付只是start。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