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美元加息25个基点指数反跌 我国央行跟不跟?

作者: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14 12:38:36

摘要:随着经济的扩张,美国未来加息的步伐将会逐渐加快,那么中国央行跟不跟,什么时候跟?而人民币一旦加息,则将释放出我国货币政策由中性到收紧的强烈信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12月14日,美联储公布议息会议的利率决定,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1.25%-1.5%,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也是这一轮美国经济周期回暖并逐渐走强第五次加息。

美联储此次12月份议息会议声明共有三个重点信息,一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1.25%上调到1.25%-1.50%。二飓风相关的干扰和重建已经影响了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但没有实质性改变经济的前景。三劳动力市场已经强劲,此前美联储表示劳动力市场正持续走强。

上述议息声明中还预计,委员会持续预计,随着货币政策的逐步调整,经济活动将温和扩张;同时劳动力市场环境已经有所加强(将进一步有所加强)。衡量未来12个月通胀率的指标料将近期一定程度上仍低于2%,但在中期内稳定在委员会目标2%左右。经济前景面临的近期风险表现得大致均衡。但委员会正密切关注通胀发展。

然而,美联储加息并没有导致美元上涨,反而应声而跌,美元指数从94.21的三周高点回落,在亚市盘中跌至93.88点。市场认为是预期兑现获利了解。不过也有认为议息会议信息当中本身有不利因素,如

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的投票结果为7:2,卡什卡利和埃文斯反对加息。同时维持通胀预期不变,这令部分预期更偏鹰派结果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不过,随着经济的扩张,美国未来加息的步伐将会逐渐加快,那么中国央行跟不跟,什么时候跟?而人民币一旦加息,则将释放出我国货币政策由中性到收紧的强烈信号。

12月5日,央行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上发表演讲,提出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正在形成,货币政策目标应该考虑金融周期,央行既需要影响短期利率也需要影响长期利率,用宏观审慎政策来控制杠杆还不够,需要与货币政策协作,货币政策应该具有保持金融稳定的公信力,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该抑制商业银行的冒险行为,特别是不能给予市场长期处于低位的预期,防止市场通过过度的冒险行为倒逼中央银行将利率长期处于低位,美联储此次缩表意在提高长期利率,新兴经济体也应该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机制。

华泰证劵宏观团队认为,央行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使得央行跟随美联储提高政策利率的概率在提高,央行处于是否跟随提高政策利率的重要窗口期。政策利率调整是量调整的后验性指标,不是货币政策收紧的前瞻性指标,央行表述如果市场没有较大反映的情况下,央行提高政策利率的可能性明显提高。如果市场反映剧烈,债券市场在金融去杠杆政策面利空未出尽大背景下出现恐慌,则可能不选择跟随加息,通过提高汇率灵活度和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化解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的压力。

不过,日前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表示,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了,不主张对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加息。金融去杠杆明年对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会比今年小。中国可能延续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不松不紧,以不变应万变,建议货币政策延续下去。

同时,其认为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的。预计人民币长期是升值的。美国税改之后人民币会短期受压,但长期向好,并建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该稳定在6.6左右。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