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上药集团并购处处折戟 植入上实医药谁买谁的单?

作者:熊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28 20:04:58

摘要:上药集团并购处处折戟 植入上实医药谁买谁的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熊 毅 上海报道

   8月25日,上药集团控股子公司——上海医药(sh600849)当日发布公告,一是转让其持有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0.24%、约1600万股的股权;二是将下属工业企业上海华氏制药100%股权(包括华氏制药下属的天平、长乐两个制药厂以及华氏持有的上海青平制药39%股权)还有上海制药企业福达、禾丰、通用、马陆等6家企业40%-87%不等的股权,悉数委托上药集团旗下核心公司之一——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管理。
    上海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此次重组,是在工业制造和医药商业分开的前提下,将上药集团和上实集团的医药制造资产整合到上实医药,商业分销零售资产将整合到上海医药,而上药集团旗下另一控股上市公司——中西药业(sh600842)或将成为一个净壳,再引入战略投资者。
     “上海的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位做并购的老总笑称,“但这些企业似乎无法抵制一种魔咒:无法走出上海。比如营业收益,在上海市场的份额足以支撑整个业绩。特别是在流通领域,更是无法走出去。除了目前各地各自为政的行政壁垒外,还和上海企业本身有很大关系。”
    目前来看,上实集团旗下主要涉及制药业领域的上市公司是上实控股和上海医药,而上药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上海医药和中西药业。照此说法,对比两家在商业和制造领域的企业,上实和上药集团在调整两类制药资产之后,谁的收益更大?换言之,谁买了谁的单?
    “如果上药集团没有早期的‘三心二意’,上海市在整合医药产业集团的时候,上药集团极有可能不会纳入上实旗下,反而可能会吸收上海实业旗下的医药资产。”一位上海券商的并购部老总如是称。“上海的国企很少允许外来企业拿着上海的龙头企业来这市场做大的,更何况是主打之一的医药产业。”
    鉴于此,上药集团划拨进上实集团之后,“上实旗下的业绩肯定是要做好的,是需要。”
    尽管上实医药旗下控股或参股的制药企业比较少,但就其业绩增长来说,上实控股的医药业绩增长属于小巫见大巫。
    8月21日,上实医药公布半年度业绩,每股收益达到1.17元,相比较2008年度中期0.24元的每股收益,增幅将近5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幅378.25%。而它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08元和0.09元。
    其业绩第一季度大幅增长的理由是上实医药出售全资附属企业上海实业联合集团商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有人如期估算:该交易为上实医药带来税前投资收益约5.48亿元人民币。
    按照上实这样的业绩增长方式,第三季度是不是上海医药的业绩将会出现一个爆炸式的增长?
    “说不准,需要看新来掌控着上海医药的高管们怎么处理。”一位外资机构卖方分析师认为。毕竟上海医药业绩今年中期并没有出现任何的热点,每股收益同比几乎无起伏为0.12元。
    他提醒投资者注意,根据8月25的公告,1600万股的申万证券股份,申万2008年的每股净资产1.767元,每股收益为0.337元。即便是参照海通证券的市值,按照40倍的券商市盈率计算,每股大约市值为13元左右。“说不定也会做到2个亿。”他说。但可能带来的投资收益他不愿估计。
    在中期,上海医药的净利润约1亿元,给上药集团贡献的净利润为7000多万元,贡献的股东权益为17亿元。
    如今,华源集团所持上药集团40%的股份可能被拍卖之际,“其收益部分或许可以偿还华源的债务。”那位并购部老总笑称。
    华源曾经的豪情如今上实在延续,但能坚持多久,是让上海证券业内几位分析师头痛的一个问题。“说不好长期的,说点财务问题比较实在。”
    “此次重组,坊间认为上实医药受益最大。”方正证券表示,重组后注入到上实医药的未上市工业资产,将使得上实医药的毛利率有所提升。他们认为,上实集团原有未上市医药资产以中药资产为主,2008年该部分资产为集团贡献净利润约1.46亿元。而上药集团剩余未上市资产可贡献净利润约1.45亿元。
    另外,按照新医改提出对医院药品进行集中招标和直接配送原则,这“对上海医药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