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11月首次重污染天气:提前应急减排起效果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10 13:05:02

摘要:这是京津冀区域进入2017-2018年秋冬季后,采取的第一次提前应急减排措施。环保部表示,此次已在蓝天白云时就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发布预警预报,事实证明极大地降低了本轮重污染天气的PM2.5浓度,减少了污染天数,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提前解除预警。

11月首次重污染天气:提前应急减排起效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这是京津冀区域进入2017-2018年秋冬季后,采取的第一次提前应急减排措施。

11月2日,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区域将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3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陆续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为良-轻度污染。5日夜间,区域内石家庄、保定、太原、阳泉等城市出现小时重度污染,并在6日达到峰值。7日,冷空气南下,空气质量大幅改善。8日0时,橙色预警解除。

环保部表示,此次已在蓝天白云时就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发布预警预报,事实证明极大地降低了本轮重污染天气的PM2.5浓度,减少了污染天数,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提前解除预警。

重污染天气过程

11月2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11月4日至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

根据预测,自11月4日起,受低压系统和区域性长时间强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扩散条件较差,区域南部以弱偏东南风为主,中部以弱偏西南风为主,大气污染物易在太行山前城市形成积聚。

预计11月4日至7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将出现重度污染,其中11月6日前后污染浓度达到峰值,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为此,环保部向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要求各地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缓解重污染天气影响。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表示,根据过去几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在污染累积前就把排放强度降下去,是重污染天气应急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因此,针对这次污染过程,京津冀各地都提前发布了预警信息。11月4-8日,各地纷纷启动橙色预警期间,采取强制性减排措施,对包括钢铁、水泥、铸造、家具、矿山开采等行业进行停限产,国Ⅲ及以下的机动车限行,重点企业错峰运输,施工和交通扬尘管控等。

有质疑称,这次污染过程中,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为什么也发布了橙色预警?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解释说,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区域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污染传输的相互影响显著。尤其是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对PM2.5浓度的贡献最高可达50%以上,单个城市的减排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这次污染期间,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偏南风的风速较大,使得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好。但这些地区排放的污染物随着偏南风的输送,快速汇聚在京津冀中南部太行山一带,就会使得沿山城市的空气质量逐步恶化。”贺克斌说,“如果没有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沿山城市的PM2.5峰值浓度将会进一步升高,各地进入重污染的时间也会更早。”

事实上,11月7日中午前后,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等城市的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到8日0时,这些城市解除了橙色预警。

“提前应急减排起效果”

这次重污染过程,为什么老百姓感受到的实际空气质量比发布的预测要好,重污染发生的时间也比预测的要晚?

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看来,这正说明了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重污染天气预警是专业预报机构预测预报的结果,它是基于日常的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多种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结合气象资料得出的。而群众实际感受到的空气质量现状,则是政府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后的结果。”他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也表示,与以往相比,这次污染过程的PM2.5浓度增长速率较低、污染累积强度较弱,峰值浓度也较以往污染过程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区域应急联动的效果和作用。

从气象条件看,此次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较差。以北京为例,5-6日的地面平均风速仅1.1米/秒,不利于污染物水平扩散;相对湿度平均为72%,对污染物二次转化和颗粒物吸湿增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早晨还有近地逆温,也会对污染物的垂直扩散有所抑制。

而从PM2.5组成看,综合观测实验结果显示,此次污染过程中硝酸盐仍是PM2.5中占比最高的组分,以北京为例,4日和5日中午PM2.5浓度的两次抬升都与硝酸盐浓度快速升高有关,重度污染期间硝酸盐占到PM2.5总质量的1/3左右,最高时近40%。

“这说明,在风速小、湿度大的不利气象条件下,区域内工业、柴油车及部分地区采暖等排放的NOx快速转化成硝酸盐,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张远航说。

在区域传输方面,综合多家科研机构的模式模拟结果表明,11月4-7日,在持续偏南风的作用下,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内2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显著,对区域PM2.5平均浓度的贡献超过1/3。

“北京市PM2.5浓度在4日中午的升高,就与西南方向污染气团输送有密切关系。5日中午-6日,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污染气团的输送对北京市都有影响。”张远航表示。

此次重污染过程,京津冀周边“2+26”城市采取了区域应急联动,并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减排措施。根据环保部130个督查巡查组检查的结果,执行率达到了97%。

而根据应急减排措施效果的初步评估,采取橙色预警应急措施后,京津冀区域的SO2、NOx、PM、VOCs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约在20-30%之间,特别是工业源SO2减排比例达到了50%左右,这也是本次污染过程中北京、石家庄、德州等地PM2.5中硫酸盐占比较低的重要原因。

“如果没有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PM2.5峰值浓度将会进一步升高,各地进入重污染的时间也会更早。”张远航说。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