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 周小川强调强化金融监管

作者:吴丽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07 11:23:51

摘要: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迟缓。

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 周小川强调强化金融监管

《华夏时报》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刊登了央行行长周小川撰写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文中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金融风险、科学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和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等多方面的问题,让这篇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的署名文章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在阐述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周小川行长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金融风险。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在阐述我国金融目前可能面临的风险时,周小川首先提到的是宏观层面的金融高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他指出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过快扩张。

让行长周小川重点提及的高杠杆率到底有多高呢?文中指出,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迟缓。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各类“名股实债”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杠杆。

中信证券的分析报告中则指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从国别截面来看,2017年一季度中国私人非金融部门杠杆在G20成员中仅次于加拿大,位列第二,达210.8%,高于G20成员整体的私人非金融部门杠杆率近60%,而就杠杆率变化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英日德等国私人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短期急剧攀升趋势已经得到遏制,当前杠杆率水平低于危机爆发初期,而中国私人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则持续走高,债务危机风险仍存。

周小川文中也指出,2015年年中的股市异常波动,以及一些城市出现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就与场外配资、债券结构化嵌套和房地产信贷过快发展等加杠杆行为直接相关。一些高风险操作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推动泡沫在多个市场积聚。国际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政策外溢效应等也使我国面临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外部冲击风险。

去年以来,陆续出现的东北特钢、大连机床债务违约,山东地区多家企业债务危机和最近刚刚曝出的丹东港债务违约问题,则从微观层面反映出部分企业杠杠率过高做成的债务风险突出。

以最近曝出债务违约的丹东港为例,其资产负债率长期处于高位,并且在近年持续的上行,2016 年末公司有息债务总余额已达366 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的有息债务135 亿,占总余额的36.9%,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丹东港虽然收入和现金流由于短期经营情况尚可,对于公司基本运转以及应付利息的覆盖是比较全面的,但相较于庞大的债务而言,难以减少负债规模,缓解债务滚动的压力。这种债务结构也使得公司的资金链条的运营模式基本为借新债还旧债,一旦新的借款难以到位,则面临资金链紧绷的风险。

周小川,则在分析微观层面的金融机信用风险时指出,近年来,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侵蚀银行业资本金构和风险抵御能力。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明显增加,债券发行量有所下降。信用风险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甚至海外对我金融体系健康性的信心。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