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一步之遥 12年义务教育猜想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27 20:44:40

摘要:随着全国教育时机的日渐成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被着重提出。

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一步之遥 12年义务教育猜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随着全国教育时机的日渐成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被着重提出。

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谈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该问题的提出表示政府未来将要着眼于教育资源公平,而普及高中是体现资源公平的原则下采取的措施。”10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高永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普及高中教育的高中不是狭义的高中,而是指高中阶段,包括高中和职高。同时,普及高中教育的意义就是提高中考的入学率,进而提高整体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使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达到高中,这比现在的初中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是实现社会公平需要,也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总要求,同时,还是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的需要。

3年提升2.5个百分点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

其实,对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构想,早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就已经初现端倪,当时的表述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

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2.47万所,在校学生3970.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学校1.34万所,在校学生2366.65万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也就是说,不过4年的时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就已基本达成目标,距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这个公认的全面普及标准,仅一步之遥。

随后,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在上述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可谓水到渠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90%不是全国的平均数,而是各个省都要达到,无一例外。同时,毛入学率从87.5%达到90%,也就是意味着3年要完成2.5%的比例,这看似不大的数据,却是最难攻坚的部分。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90%以上,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达到95%以上,有9个省份毛入学率在90%以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中有3个省份在85%以下,属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地区间的不均衡,是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中西部贫困地区,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最大短板,后面的工作要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托起来。

那么,具体怎么托?就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杜晓利认为,一方面是要解决“有学上”的问题。国家和地方要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这些地区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如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另一方面要解决“上得起”的问题。比如,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同时,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须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合理核定编制,同时加强县域内教师的统筹调配,探索建立校际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教师资源。

很明显,这2.5%的跨越,决不仅仅只是量的变化,更是一种质的飞跃,这意味着中国将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这一指标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还会对教育发展结构、劳动力素质提升、缓解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矛盾等诸多方面带来变革性的深远影响。

向12年义务教育迈近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中是一个特殊阶段,它既是连接9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学生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义务教育将延长至12年?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等同于义务教育,不过,全国已经有不少的地方在积极尝试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段。”10月26日,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魏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教育的不均衡问题自然是题中之义,这显示了新一代领导的担当和情怀,不过,高中阶段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还涉及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所谓义务教育,有“义务”两个字,意味着不仅要普及,还有强制性,也就是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必须上学,不上不行,违反了就要负法律责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指绝大多数适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国家提供足够的条件满足需求,但普及不等同于义务,不带有强制性。

目前,如果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势必要求初中毕业生在完成初中学业后必须接受高中教育,从高中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看,解决经费保障水平较低,一些地方高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国民必须达到这个水平,否则是违法。或者国家有责任提供义务教育的资源,比如学校、师资,有条件的还有学费杂费,但是普及教育不是这样的,它仅仅是说,受到高中教育的比例提高到了一定水平,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高中教育,也可以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离义务教育不远了。”高永安表示,高中阶段教育一旦普及,西部的贫困地区的教师待遇会有所改善,因为未来的“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这样会有效吸引教师去或留在西部或偏远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据记者了解,近20年来,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一直占大头,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与2001年相比,教育在财政支出中已经增长近15倍,逼近3万亿元。同时,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健全,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达到2923元,21个省份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拨款标准。

此次宣布普及高中教育是中央决策,中央财政必然大幅增加投入。

就此,高永安表示,在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里,附带的有一个小目标,就是向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向条件差的学校倾斜,这实际上是要达到教育资源共享,也就是说,未来学校之间的地区资源差距有望缩小,这样的话,很多异地就学的问题或将会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