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以人格培育滋养文化自信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21 00:10:36

摘要: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此前,习近平多次强调“四个自信”,并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以人格培育滋养文化自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此前,习近平多次强调“四个自信”,并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同时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近年来日渐高涨,在民间,“孔子热”、“国学热”、“读经热”等已慢慢为普通百姓重视和追捧,传统文化经典也进入了幼儿、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视为塑造文化自信力的重要资源。

文化自信要对历史自信

    虽然我们有着5000多年文明传承,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曾经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存在着怀疑。北京开明书院山长、庐山白鹿洞书院常住传习导师刘长焕认为,文化自信应该是对中国历史的自信、对中国智慧的自信。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一百多年时间段里,我们一直处于一种被侵略、被殖民的状态,很多人把自己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和糟粕的部分一并抛弃了。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中西强弱差异而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对中国文化失去了自信。

    正是由于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不恰当的怀疑,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不自信,已经伤害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力,也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刘长焕认为,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一直没有中断,这是值得我们自信的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历史发展中如果把秦代作为一个分水岭,那么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时空中,中国人始终在遵循天、地和人三者之间共同发展的智慧,这个智慧系统地记载于丰富的历史典籍当中,其中蕴含着观察宇宙、人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治理国家、在军事、外交、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丰富智慧。比如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圣人孔子,他主张的仁义、诚明、包容、和谐等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是被全人类所追崇的精神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写到了联合国的决议中去。

    上世纪7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预言,21世纪人类的发展一定要到中国来寻找中国儒家思想的智慧。作为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欧洲的观察思考,对后工业化时代来临,人类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危机,就已经有了如此明晰的历史判断。

    刘长焕认为,汤因比的判断是中肯的,文化是多元的,每个民族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处的关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在对美好生活状态的探索中,保持着多元方式,但有一个共同追求就是“和平与发展”,今天,在治理全球化事务中的国际行动,根本上是对一种文化,一种共同观念的认知和坚持,中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在刘长焕看来,习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不仅仅包括了历史、智慧和天人合一,包含着对客观规律正确认知的自信,还有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已经融入了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并不是把共产党独立出来,而是13亿多中国广大人民中最自觉、最承担、最先进和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从传统文化复兴中找到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有特色、最具魅力和凝聚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之根源。近年来,得益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更得益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

    唐文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孔子热”、“国学热”并非偶然,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具有普世价值;祭孔不是复古,而是敬古,古为今用,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复兴中找到自信。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刘长焕非常赞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弘扬以政策方式做出规定,他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加强对我们自己历史的认知,发现其蕴含的精华和智慧,真正做到心里有底气,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将其文明、包容、仁义、平等、诚信等智慧系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深入骨髓。每一个中国人在仰望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时,都有油然而生的归宗情怀,都会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产生亲和的力量,从而形成内心深处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

    同时,走向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无尽魅力,它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悉,孔子学院目前在14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12所学院和1073个课堂,各类学员达210万人,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与各国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是名副其实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架桥人”。如何进一步做好文明的交流互鉴,整合好多方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已然成为将来相当历史时期中文化交流传播的历史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需要文化自信的心态,文化自信又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唐文明表示。同时他也提醒,过去的反面教训是自弃,即认为中国文化一无是处,现在中国强大了,一些人很容易有暴发户心态。

    刘长焕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本身就是文化自信,对优秀传统的大智慧系统的重新认知回归,体现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反过来我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认知和感悟,又会充实我们智慧,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两者彼此依存,相辅相成,文化自信又会传承开拓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是历史文化自信的延续和生发,是当下现实最受关切、最影响生活的、触手可及的文化战略定力,是对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更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因为“革故鼎新”“顺势而为”“源头活水”的自觉,始终关注“民本”,关注“天下”能“以百姓心为心”做到“利而不害”,这正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被中国人从容接受并深度践行的“文化土壤”和深层次原因。换句话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是灵魂。

文化自信离不开人格培养

   “国学热”的兴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向和误区。比如有的小孩子从小被家长送到山里读经,几年过去虽然经典倒背如流,但是个人成长几乎是脱离社会,脱离现实,后果可想而知。唐文明表示,文化的目的在造就美德和高尚的人格,只有经过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理性反思而得来的文化自信才是真自信。只有以人格培养为目的的文化复兴才是正确的,才能真正获得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唐文明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格培养有着积极影响,仁义礼智信,实质是家国天下情怀,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又以正心为要。刘长焕也表示,只有内心自然生发的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才能真正唤醒我们内心的自觉与自信,由此开启“知行合一”的契机。

    刘长焕称,恪守良知、知行合一的理念在儒家思想中有很多表达,这种智慧表现出的是遵循天道,遵循宇宙规律,利而不害,永远做利于人的事,不做害人的事,这就是君子务本,要知所先后,知所始终,要走在正确的大道上,头顶正义,头顶天下,这是中国文化比较独特的崇高的价值层面。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待人接物还是教育孩子,都应当坚守利他而自利的原则,伤害别人,自己就会同样受到伤害,要坚守和觉悟“行为反作用力”的道理,这是贯穿中国历史传统中做人的基本依据,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无一不是蕴涵了这个道理。

    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未来的文化自信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劲松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充实的内容,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自信力;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有了更深的历史感、一体感;使得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既能够自得其根、又能够自得其实;使得我们构建大国战略的文化自信力有了更多的精气神。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致中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等价值,也必将塑造出一种新的大国形象和世界和平的样式,它也必将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有益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机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