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被设立为“残疾预防日” 残疾预防核心知识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8-23 21:21:54

摘要:今年的8月2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是关爱残疾人群体的日子。

8月25日被设立为“残疾预防日” 残疾预防核心知识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今年的8月2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是关爱残疾人群体的日子。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34%,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一名残疾人,残疾预防形势十分紧迫。

设立“残疾预防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高度关心、重视,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预防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顺利实施,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有重要意义。

8月23日,中国残联在京举办全国“残疾预防日”暨残疾预防核心知识新闻发布会,介绍“残疾预防日”设立背景意义及开展首个残疾预防日活动的要求和相关安排。同时,向社会发布残疾预防核心知识。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副主任纳新及残疾预防相关领域专家就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颁布了《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残疾人保障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通过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和残疾人康复事业,改善交通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计划免疫、补碘等预防措施,显著改善了残疾预防工作状况。在我国,因小儿麻痹、麻风病、碘缺乏等造成的残疾已基本消除,因白内障、耳聋性药物等造成的残疾大幅减少。

即便如此,由于我国正处在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进展的时期,残疾预防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残疾发生率、现患率仍然较高,致残因素、规律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传染病、营养不良等导致的残疾显著减少。另一方面,遗传和发育因素致残仍难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各类伤害导致残疾的风险又在显著增加。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出生缺陷儿约有90万例。近年来,受生活方式、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心血管疾病、精神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致残风险进一步加大。有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逾200万,年发病率增长8.7%。脑卒中患者中近70%可以存活,但多数会造成较严重的残疾。有关调查还显示,我国因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导致的脊髓损伤案例频发,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数万人。

面对复杂的形势,我国残疾预防工作尚有许多薄弱环节: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机制仍待健全;针对主要致残因素和残疾高风险人群的防控措施仍不完善;全社会的残疾预防意识还需大力增强。

据记者了解,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紧密围绕《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四大行动,内容涵盖防控遗传发育致残、疾病致残、伤害致残和改善残疾人康复服务四个方面,共计30条。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由中国残联组织专家编写,先后征求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卫计委等部委和单位的意见、建议,并于全国首个“残疾预防日”前共同发布。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