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印度大旱启动农产品暴涨周期

作者:笔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14 21:02:58

摘要:印度大旱启动农产品暴涨周期

 

   尽管一个月来,笔夫反复提示农产品上涨的趋势,但是在本周二,我还是打破只在周五撰写市场分析的惯例,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上了一篇小文章,再次提醒大家农产品即将全面启动。因为笔夫闻到市场启动前的强烈气息,在我看来,忠于笔夫的读者不应该错过未来一段时间最为重要的机会。结果,就在周四,国内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农产品玉米、小麦、早籼稻等均出现罕见的暴涨,其中玉米大涨3.35%,为46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其它农产品也均出现相应幅度的上涨。
    农产品的集体暴动,绝非偶然的冲动,而是多种因素汇集在一起的结果。这样的上涨,也绝非短暂的现象,它可能成为一个长期趋势的起点。这个起点爆发的契机可以归结为印度大旱,但旱灾绝非趋势的奠定者,而只是这一趋势的表象而已。
    8月8日,笔夫在演讲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下半年农产品一定会迎来一波大牛市,只不过需要一次像澳大利亚2006年旱灾那样的突发性事件成为契机。记得2006年年中的时候,因供给严重过剩而持续暴跌的大连大豆期货价格突然出现反转,在随后的一年持续上涨,其原因是前期国际玉米价格的先行上涨,而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因是小麦价格的上涨,小麦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亚出现了千年一遇的旱灾。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小麦出口国,正是澳大利亚这场大旱成为了全球粮食价格轮番上涨的契机。
    在上一周《期货工坊》中,笔夫特别提到了印度目前正在上演的旱灾。目前正值印度的雨季,这个季节的降雨量将决定这个十亿人口大国的粮食产量。但是,目前的降雨量却大大低于预期,只相当于预期降雨量的87%,几个重要的邦甚至陷入严重的旱灾,这些地区的甘蔗种植严重受损,有人估计明年印度将自2006年以来再次大规模进口白糖,而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产糖国,这将对全球原糖供应产生巨大影响。近来,国际原糖价格出现持续大涨,受此影响,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价格也出现了连续大涨,周一甚至以罕见涨停报收。
    担当农产品信使角色的理应非白糖莫属,2006年以来,白糖是第一个下跌的品种,连续3年的熊市,早已对广西蔗农造成致命伤害,在供求关系上,白糖最容易在2010年形成供给冲击,自郑糖上市以来,第二波上涨行情应该已见端倪。
    惊涛巨浪,始于青萍之末。将要到来的农产品牛市,始于白糖,但绝非止于白糖。农产品比价效应的铁律早已决定,白糖上涨将会引领其它农产品以及食用油脂产品高歌猛进,这样的景象即将到来。笔夫可以给大家描绘这样一个前景,糖价的上涨使得巴西乙醇产量降低,而高油价使得市场对于乙醇的需求却在增加,这样的消息传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玉米产区,那些因金融危机闲置的玉米乙醇厂将顿时活跃起来,玉米的供给关系顷刻间发生逆转,目前美国的玉米价格处于几十年来平均价位的低位,被市场所严重扭曲,存在上涨的强烈需求。玉米价格的上涨必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做多农产品的热情,大豆、稻米等均存在上涨的可能性。周四大连玉米的单日大涨和随后早籼稻的行情证明了这种比价循环的合理性。
    从整体商品价格走势来看,CPI的缩减因素即将在9月或10月停止,第四季度转为正值的可能性极大,这将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人们对于通缩的心理预期,从而助推期货市场投资人的做多动能,食品价格在中国CPI的计算权重中比值较重,CPI转正本身必将向农产品施加反向力量,这样看来,一轮新的农产品比价轮涨行情即将启动。
    原油价格上涨趋势是农产品价格走强的基础,笔夫继续维持将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看高至90美元的判断,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NYMEX原油期货价格应该在一个月之内就会强力突破前期高点,创出年内新高。同时美联储对于经济复苏的定性也给市场带来了一种普遍的乐观情绪。由于预期下半年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因而主要大宗商品期货均出现继续走高的趋势。人们也会由此预期对原油的需求会相应增加。
从德国和法国传来的消息证明,欧盟经济已经早于美国复苏。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德国和法国第二季度的经济上升了0.3%,这样的复苏速度显然快于所有人的预计。虽然整个欧盟经济仍然呈现负增长,但是,也大大好于原先的预期。
    周三,国际能源署再次调升2009至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并把这种需求的动力归结于经合组织以外的国家,特别是中国需求的回升。报告预计中国2009年日均需求为810万桶,而到2010年将会达到840万桶。原油价格的坚挺将成为农产品及食用油脂类产品上涨的基石。
    在定量宽松政策如何退出的问题上,美联储本周什么事情都没干。除了保持低利率的决定之外,他们还承诺将继续执行3000亿美元国债的回购计划,并预计要到10月份这项工作才能完成,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并无意将量化宽松政策迅速退出市场,相反,他们决心尽可能长时间地使市场的流动性不出现急剧性的变化。
    事实表明,尽管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日益临近,但全球对这个严肃的问题居然采取了纵容的政策,对决策者来说,经济复苏的任务压倒一切,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的通胀情形可能比这些决策者的想象要严重得多。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攀升至将近4%的水平,美联储上周不得不入市干预以降低利率水平,这使得美元短期内已经再次走弱,估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循环将不断进行下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