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科技时代,如何借力赋能重塑金融初心

作者:唐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8-01 23:52:06

摘要:科技赋能的普惠金融绝对不意味着“做金融”的门槛下降,相反,做金融的门槛提高了。

科技时代,如何借力赋能重塑金融初心

唐涯

我们生活在一个金融主宰的现代社会中,金融已经贯穿每个家庭、个体生活的几乎所有场景,塑造了我们整个现代生活。但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金融业的声誉持续下滑之快是惊人的,没有哪个行业比金融业招惹的社会非议多。从《金钱永不眠》中老奸巨猾的道格拉斯,到《华尔街之狼》中癫狂浮华的里昂纳多,再到《大空头》中大发危机财的克里斯蒂安。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圈的标志,在电影中永远以“贪婪、算计”的形象出现。尤其近10年以来,全球对金融的口诛笔伐更是达到了高潮。媒体和政客也竞相摇旗呐喊。“贪婪的华尔街”,以及“不负责任,没有道德的金融体系”不绝于耳。

金融有能力为人类谋福利,能数十倍百倍的放大社会财富的累积。然而,在现代金融业发展过程中,这种呈几何级数放大的财富却并没有为人类共享,反而因为金融的“嫌贫爱富”,出现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 :按照法国学者皮凯蒂的说法,资本的回报率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所以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的相对社会经济地位会越来越低,社会的不平等加剧。金融市场上不断上演的财富神话,上市公司CEO薪酬动辄是普通员工的上千倍,亏损投资人的钱却仍然拿着巨额管理费的基金经理,VC/PE市场上疯狂的击鼓传花游戏。在这些极端的案例中,人性的贪婪和欲望被金融杠杆放大,繁荣和危机也更频繁的出现,并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幸福感。本应为人类赋能的金融却在不知不觉中往“富人游戏”滑落。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种摩擦以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发达成熟的欧美金融行业遭遇了空前的信用危机。

无现金社会横空出现

但有趣的是,华尔街传统金融业遭遇信用危机的时候,中国却迅速兴起了“互联网+金融”浪潮。2013年,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产品,将理财和支付全线打通,半年时间就席卷了中国资管行业,达到5000亿以上的规模。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横空出世,创造了一夜绑定上亿个人银行账户的历史纪录。以这两个事件为标志,中国互联网企业渗透金融行业的步伐开始迅速加快。和所有行业一样,开始的时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两年过后,“中国互联网金融”热潮褪去,当年热火朝天的P2P平台、众筹平台都逐渐销声匿迹了。但是以大的互联网企业平台为基础的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金融都活了下来,还有一些填补个人消费金融空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经过大浪淘沙活了下来。不但如此,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金融模式反而在中国这片贫瘠的金融土壤上迅速长成了金融生态。2003年时,信用卡覆盖率中国只有不到5%,同年美国信用卡覆盖率在80%以上;2013年之后,中国在无现金社会的路上将其他地区远远甩下了。从支付成本来说,中国每单电子支付成本为0.6%, 而美国每单支付成本约为3%。

再以贷款为例,蚂蚁微贷在6年中为600万小微企业提供了万亿贷款,平均1笔只有3万元。而且这种贷款的流程之简单超乎想象,这种被称为“310体验”的贷款流程,只要花3秒申请,1秒到账,0人工干预。这样基于大数据的标准化放贷模式,放贷费用从上千元一笔到几块钱一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京东农村金融的养殖贷用数据匹配贷款,农村贷款人不需要一次性将养鸡所有成本贷出,而是分批次,根据饲养过程的用料开支来细分贷款。一只鸡15元饲料贷款利息可以降低到6分钱左右。无独有偶,另一人口大国印度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被称为印度支付宝的PayTM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覆盖了2.2亿人口,金融极为不发达的印度快速进入无现金社会。印度很多行业的生态正在快速的被改变和转变。

做普惠金融的门槛更高

生活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商业形态的改变,也深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形态。与之前的技术手段相比,互联网最大优势是能够以较低成本快速有效的触达用户。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商业、消费、社交在内的各种生活场景的边界彻底被模糊。金融本身是为商业生活服务的,随着“触达”这些场景能力的改变,金融的渠道能力随之改变,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场景化。金融场景化就意味着做金融的方式在改变。金融场景化提供了实时的数据获取,也为风控提供活数据。比如前面谈到的微贷、养殖贷,其背后都是历史数据的挖掘。在此基础上形成可迭代的算法,求解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而优化动态的过程又累积数据,帮助后面的算法优化。这样正向的循环过程又会累积巨量数据,而大数据的结构化和挖掘必须依靠云计算——实际上,由于场景化金融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很多企业在云计算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已经有企业云能每秒处理12万笔交易,比Visa高出差不多10倍。

这一切都说明,科技赋能的普惠金融绝对不意味着“做金融”的门槛下降,相反,做金融的门槛提高了。在一般的金融门槛之外,还加了技术的门槛。用现代技术来做金融,绝对不是扯根网线,用即时通讯工具卖理财产品就叫做科技金融——这叫诈骗。而是一要有真正的数据积累、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二要有风险甄别和管理控制能力。“普惠”的意思是接受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了。对于提供服务的机构来说,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可见的未来,拥有极好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客户资源,和数据沉淀,并且能够实现业务转型的老牌金融机构,有望从行业冲出。新型的互联网企业,拥有超强的客户触达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能够在业务扩展过程中积累对客户的理解力和客户数据。但是这种模式对企业本身要求很高,要在技术和数据上有过人的能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市面上大量的既无金融风控基础,又无技术沉淀的“数字金融企业”,十之八九带着庞氏诈骗的基因。

总之,新兴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正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潮流。金融的初心是帮助人类突破自己面临的约束条件,在不确定性的未来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这一初心,已经是我们可以看见的未来。技术的赋能,金融创造好的社会不仅仅是个梦想,这一切正在中国,在印度,在很多拥有众多人口的次发达地区发生。(作者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