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的洞穴

作者:王金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7-20 17:41:29

摘要:电影运用影像来传达观点与柏拉图借用“洞穴寓言”阐明自己的理念,异曲同工。电影正是运用影像在哲学中发挥作用,电影能够明确地利用和呈现哲学观点。

思想者的洞穴

一周一书



■王金英



今年年初,微信公众号“哲思学意”直播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王鹏主讲的“电影与哲学”系列微课,用14部电影介绍了7种哲学观点。

在欧美,运用通俗的影视作品向受众讲解深奥的哲学早已十分盛行,但凡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达到很高的收视率或者成为现象级作品,就会出现将之与哲学联系起来的图书,比如《侏罗纪公园与哲学》《黑客帝国与哲学》《黑道家族与哲学》等等。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哲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法尔宗曾专门开设了“电影与哲学”这门课程,致力于通过电影来探讨哲学问题。他将讲课稿整理成为一部著作《电影院里的哲学课》,非常受欢迎,目前这部著作已经出版到了第三版。

法尔宗说,电影院是一个十分具有哲学意味的场所。我们坐在电影院里,当灯光熄灭,音乐响起,银幕上开始出现晃动的影子,我们就与真实的世界隔绝,进入了一个柏拉图所说的“洞穴”。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讲了这样一个寓言:一群人被锁链禁锢在一个洞穴里,面向一堵墙,无法回头张望。他们身后的人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火光投射在这堵墙上。被锁住的人们只能看见眼前墙壁上的影子,因此把影子当成了现实。

在电影院里,我们同样处于一个黑暗的空间里,呆呆地看着不属于真实世界的影像。因此,作为电影观众,我们似乎与柏拉图眼中的囚徒并无二致。

电影运用影像来传达观点与柏拉图借用“洞穴寓言”阐明自己的理念,异曲同工。电影正是运用影像在哲学中发挥作用,电影能够明确地利用和呈现哲学观点。

法尔宗将电影与哲学的联系方式分为四种:一是直接拍摄哲学家的故事;二是根据受到哲学启迪的文学作品拍摄电影,例如,根据存在主义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的小说《局外人》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三是电影可以参考哲学理念和立场,如约翰·卡彭特执导的《黑星球》、伍迪·艾伦执导的《爱与死》就是这一类电影;四是电影利用具体的场景来引出可以辨识出来的哲学问题,如沃卓斯基兄弟执导的《黑客帝国》。该片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影片所塑造的环境中,是否能将幻想与现实区分开来?我们是否能够依赖经验接近现实?

哲学和电影的不同联系方式在《电影院里的哲学课》中均有体现。本书选取了世界范围内200多部艺术、科幻、奇幻类电影,解读了它们包含的哲学深意。

法尔宗通过经典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介绍了笛卡尔的恶魔推论。影片讲述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的征途,并最终走出了矩阵。笛卡尔曾说:我穿着睡袍,拿着一张纸,坐在火炉边。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真的坐在火炉边写东西,而不是躺在床上做梦呢?有没有可能有一个恶魔在操纵我呢?他暗示说,即使是眼前的事物,人们也可能会弄错。笛卡尔说:“我越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我就越清楚地发现没有一种明确的方法可以区分梦境和真实场景。”由此,笛卡尔对我们基于直接经验的信念提出了深切的怀疑,并一直追问我们绝对不可怀疑之物,最后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结论——“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为当我怀疑其他时,我无法同时怀疑我本身的思想。”这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

在第四章中,作者用动画电影《蚁哥正传》探讨了个体的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问题。在蚂蚁王国,主人公Z发现自己很难适应工蚁角色:“我适应不了这个工蚁性质的超级机体。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蚁群,那么我自己的需要呢?这个体制让我感觉自己无关紧要。”Z提出了一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存在主义者认为,个人与社会本质上是截然对立的,社会需求和限制是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身份的威胁。服从于这些需求和限制,符合社会期望,就会失去个体的个性,成为人群的一部分,在无个性的群体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社会的恰当角色,应当是为英雄的个人提供一个从其中脱颖而出、对其反叛、进而昭示自己个性的背景。我们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社会的成员。这种视个人优先于社会的趋势是一种关于社会和政治存在的典型的现代观点。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战争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除了用精彩的情节和刺激的特效给观众以绝佳的观影感受,还能启发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影片中,约翰·米勒上尉率领一队士兵深入诺曼底,要将一名士兵带回国。随着行动的推进,士兵们对于冒着牺牲整个小队人的生命的危险去拯救一个他们甚至不认识的人表示质疑,因为这个人并不比他们拥有更多活着的权利。正如影片中三等兵赖本说的:“你能给我解释一下怎么计算吗?我是说,牺牲掉我们八个人的性命来拯救一个人,意义何在?”米勒自己一度对于任务的意义也产生了疑惑:“这个瑞恩最好值得我们这样做。他最好是能回国治愈某种疾病,或是能够发明一种寿命更长的灯泡或是什么别的东西。”这里描写的思考过程完全是功利主义的道德哲学。功利主义哲学认为:一个行为是好的或者是坏的,要看它是否能提高人类整体的幸福。按照这个观点,这次拯救行动显然是不道德的。但康德不这么认为,他说:道德是以严苛的责任形式表现的,命令着我们将欢愉或个人利益摆在一边,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管结果如何。因此,康德是赞成这次拯救行动的。

这本书所探讨的哲学问题涉及了西方哲学的主要领域:认识论、心灵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等,作者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影介绍哲学家们几千年来一直在探讨的理论和观点。可以说,作者做得很成功。

当电影院的灯光再次亮起,音乐停止,我们走出“洞穴”,从虚幻的世界回过神来,思考着,能慢慢看清这个真实的世界吗?

(作者为出版社编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