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2017陆家嘴论坛:护航“一带一路” 一行三会共同释放金融业开放信号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20 15:58:15

摘要:在6月20日举行的2017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一行三会的领导不约而同提到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将继续进一步加大开放。

2017陆家嘴论坛:护航“一带一路” 一行三会共同释放金融业开放信号

2017陆家嘴论坛:护航“一带一路” 一行三会共同释放金融业开放信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从央行周小川行长透露在上海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到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必须要有全球视野,不能因为金融改革中出现了一些乱象而停止改革;再到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全球贸易还是配置全球资源,都离不开保险保障,在6月20日举行的2017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一行三会的领导不约而同提到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将继续进一步加大开放。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今年陆家嘴论坛的共同轮值主席,周小川在开幕致辞中特别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和实体经济应该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秉承开放、包容与合作的态度,来实现共商、共建和共享,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必须依赖各方的智慧,思想越辩越新,朋友也会越交越真。

与此同时,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也在演讲中指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项重大国家战略将使得上海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促进资金在各市场之间有序流动,增强配置金融资源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鼓励和支持中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上海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互联互通,打造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金融网络体系和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形成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着力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综合监管、功能监管,有效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全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韩正在演讲中表示。

金融业“护航”一带一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银行业到保险业,乃至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的金融业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度积极护航“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20日的论坛上,周小川表示,国内的金融机构现在已经有很多都已经走出去,适应了国际竞争,这些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定价、反洗钱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目前,中国已经有五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充足、经营稳健的市场化经营主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健康化已经受到股票指数的关注。金融服务业作为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今后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为中国金融业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涉及大量的新兴金融合作,会带来进一步开放的需求,也为我国金融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开发性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首先探索了开发性金融,服务于国家战略、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注重长期投资、依托信用支持,不靠政府补贴,是财务上可持续的模式。该模式不会形成对财政资源的挤占,避免滋生道德风险和导致市场扭曲等问题。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金融机构开拓海外布局,为贸易投资资本运作等提供了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发展空间。”周小川指出。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则在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上演讲中表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全球视野,更要有经济视野。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业已经深入地融入了全球化进程,相互影响在日益紧密和加强,不断的扩大;中国的金融稳定与世界的金融稳定,已经高度相关。特别是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和资本账户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中国既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中国的几大商业银行已经被列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对全球的金融稳定和全球金融标准的制定,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王兆星称。

王兆星还进一步分析,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金融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金融改革与创新都应服务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动力和能力。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创新而创新。总体来看,相对于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言,我国的金融改革不是过快了,而是相对滞后。我国的金融创新不是过多、过度了,而是相对不足。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一些金融风险,就动摇和停止所必须进行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治理金融乱象,防范金融风险与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创新并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则在演讲中着意提到了中国资本市场内外双向流动和推动沪伦通工作的进展。

“正稳妥推进沪伦通制度准备。沪伦通若成功推出,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长期投资者,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国内投资者全球分散化投资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沪伦通”的推出,两国金融监管机构将加强合作。”姜洋称。

保险业存在机遇

随着中国保险业总规模已经超过16万亿,保险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在本次论坛上也由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的演讲中释放出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保险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保险对我国改革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第一,中国的全球战略,需要强大的保险业。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受益者。2016年,中国GDP达到了74万亿元人民币,全球货币贸易总额达31万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8.3倍和2.4倍。与银行、证券相比,保险起源于国际贸易,有覆盖全球的再保险体系,灾害风险可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其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无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贸易还是配置全球资源,都离不开强大的保险保障。”黄洪指出。

黄洪进一步表示,中国的金融改革需要强大的保险业,2016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约为8.3%,但大而不强。从资产结构看,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失衡,约90%的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保险成为短板,仅占6%左右。从发展水平看,我国保费占GDP比重为4.2%,人均保费为336美元,低于发达国家平均8%、3400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平均约6.2%、人均621美元的水平。从竞争能力看,全球500强中有118家金融机构,其中银行54家,保险公司56家。而我国上榜的银行有10家,保险公司仅为5家。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稳健发展都需要保险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洪称,中国的稳健发展需要强大的保险业,从稳定经济看保险能够把灾害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使经济更加安全稳健。十八大以来保险赔付达到3.3万亿元,增长32%,现在保险占灾害赔付比例已提升到10%左右,但与全球平均超过30%以上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社会保障看,保险可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第三支柱,保险业承办大病保险保障,覆盖人群已超过10亿人,累计积累养老和医疗资金7.7万亿元,但是商业保险替代率,健康保险赔付医疗总费用中占比不到2%;从国家治理看,保险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可以优化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传统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率,改进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