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能人昝庆华:多方发力抱团取暖奔小康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8 13:54:12

摘要:据记者了解,“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稿中明确表示,将农业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同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改革。届时,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编制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致富能人昝庆华:多方发力抱团取暖奔小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沧州报道

6月6日,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下着细雨,记者驱车前往距离南皮县城20公里的冯家口镇店南村,玉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驻扎在那里,负责人则是一个十里八村都熟悉的“能人”,他不光把自己的买卖做得有声有色,同时带动着周边村民“抱团”脱贫。

初见昝庆华,很难把这个戴着黑边眼镜、穿着白色干净衬衫的他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划上等号,斯斯文文,总是那么微笑着,不过,当记者得知他只有43岁时,相对老成的脸和黝黑的皮肤都在诉说着他一路走来的不易。

“土里掘金”梦成真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国进一步深化编外用工清理规范工作,那一年,作为乡镇合同工的昝庆华下岗了。

尽管生在农村,昝庆华却几乎没干过多少农活,而且,当时的农业均是小户种植的经营方式,想“土里掘金无异于痴人做梦”,为此,昝庆华尝试着做起了五金加工的生意,但这样的“跨界”并不理想,针对那段生活,昝庆华用“黯淡无光”进行了形容,不过,昝庆华并非因此颓废,他一直在留意着身边的变化。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国家颁布了《合作社法》,给予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合作社以合法身份,这让昝庆华看到自己人生中的一丝曙光。就在《合作社法》颁布的第二年,他注册了南皮县第一家合作社——南皮县玉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是注册下来了,但是,合作社如何发展,如何运作和经营?昝庆华几乎一无所知,“当时新闻介绍,合作社和俺身边的小农种植模式不同,但具体怎么操作?成立合作社有嘛用?都有啥鼓励政策?什么都不知道。”

直到2010年,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其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愿景,这让昝庆华看清了发展路径,当年,昝庆华承包了邻村店南村的400多亩地,开始发展规模化农业种植,自此,昝庆华体会到了合作社带来的甜头。

“合作社可以让农民抱起团来规模化生产,统一采购种子农药,实行订单种植,不但方便机械化生产,降低人工劳作,还能统购统销,提高土地收益。”昝庆华表示,当年,承包的土地产生了效益。

不过,一年两季种植玉米、小麦,亩纯收入不过一千多块钱,即便是规模化种植能减少一部分生产资料投入,但每亩地也只是省了60来块钱,加之土地流转成本越来越高,只种玉米、小麦想要谋求更大收益难度很大,为了让土地发挥更大效益,自2011年起,昝庆华开始考虑进一步转型,并确定走设施农业发展之路,打算开始种植蔬果。

“和大田作物相比,设施蔬菜有着更高的前期投入,但收益也是前者的10倍。”昝庆华称。

此后,昝庆华去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种植蔬菜,并且通过有机肥料对土地进行整改,2012年5月,昝庆华建起了第一个温室大棚,效益连番递增。到2014年底,设施蔬菜大棚增加至42个,昝庆华的合作社成为南皮县最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摊子铺大了,技术提高了,昝庆华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他的座驾从“国产”到“合资”再到目前的“进口”,并在沧州市购置了楼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是,生活质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昝庆华作为一个农民的朴实本色,每天早晨,他都从沧州市区出发,赶往基地干活。

“抱团取暖”奔小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家扶持像昝庆华这样的大型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其主旨并不是单单让这样的农户发家致富,而更多的则是让这些种养大户起到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

而事实上,昝庆华确实也没有忘了当地的村民,在他的引领和带动下,附近的东林子村、大浪淀村的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且已经成为整个南皮县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工程。

尽管昝庆华“土里掘金”的愿望得以实现,但蔬菜价格的起伏不定还是让他“寝食难安”,同一种蔬菜在集中上市和货源紧缺的两个时候价格相差很大,到了采摘期,即便是价格再低也要想办法卖出去,不然只能烂在地里,市场风险较大,那么,既要保证高收益,还得降低种植风险,昝庆华想到了多样化种植——蔬菜、食用菌统一种植。

而恰恰就是这个食用菌项目,为当地的贫困村民带去了立竿见影的效益。

“2014年,扶贫办恰恰有这么一个项目,同时,食用菌对土质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为此,当年,该项目便带动了11个贫困户资金入股,每人每年则可分得600元的分红,如今,该项目入股的贫困户已高达几十人。”昝庆华表示,分红只是帮扶的一个内容,解决人员就业同样是其中的重点。

据记者了解,蔬菜的季节性比较强,合作社忙碌时的用工可高达60人左右,其中,相对贫困的村民占比约为30%左右,其中不乏残疾人。

除此之外,昝庆华不但在种植内容上进行转变,还在合作社管理上谋新,比如,合作社大棚一半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另一半承包给社员,这样一来,合作社节省了人工投入,社员也能赚更多钱。

“我之前是当地的贫困户,2014年,我从合作社承包了5个大棚,目前这个季节主要种植的是黄瓜、西红柿和甜瓜。”一位刚刚从大棚归来的村民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一个大棚每年都有一万多元的产值,虽然特别辛苦,但我们家不光脱贫了,而且,收入越来越高。该村民的手上沾满了泥土,手掌和手指上布满了开裂的口子,有的口子已被泥土填满。

谈到未来的发展,昝庆华告诉记者,多年来,玉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要销售模式就是采摘、当地蔬菜市场的供应以及北京等地大型超市的直供,如今,他在摸索“互联网+农业”的销售模式,并且在今年年初开通了公众号的销售平台,除此之外,他还考虑把蔬菜种植基地打造成一个集观光、采摘、垂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场所,让更多的老百姓从农业转型中受益,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

据记者了解,“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稿中明确表示,将农业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同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改革。届时,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编制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