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应在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之间划线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8 09:57:05

摘要:6月6日,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参加了“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的标志性活动“全球创新峰会2017之产业双创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在阐述研发的风险时,他表示创新不仅仅是指初创企业把基础技术研发出来,要让这个技术真正获得成功,更需要企业花很多的时间把它真正地做成熟。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应在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之间划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6月6日,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参加了“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的标志性活动“全球创新峰会2017之产业双创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在阐述研发的风险时,他表示创新不仅仅是指初创企业把基础技术研发出来,要让这个技术真正获得成功,更需要企业花很多的时间把它真正地做成熟,把它变得更快、更好、价格更便宜,才能成为普罗大众的产品。同时,政府和市场也应该为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之间的划出一条更明确的界限。

萨金特认为,即使是非常成功的技术,也不会马上有经济盈利,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让技术在市场上进行商业化的实现。他举了电、电视机、手机等例子,来说明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真正流行,到具有颠覆产业的力量需要一定时间。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法拉第学历不高,公开的身份只是一个工人,后成为著名化学家汉弗莱·戴维的实验助手。有政府官员问他:“迈克尔先生,你研发的东西会有用吗?” 法拉第说:“我不太清楚,但未来有一天你们会对电收税。”经过八九十年的时间,尤其是在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后,电才被大家普遍接受和使用。同样,蒸汽机从一个“玩具”变成“工具”也花费了差不多一百年时间。

离普通人更近的是电视机,它是1920年左右研发的。当时专家说,电视机的市场不会太大,因为大家都在忙着听广播,没有人有时间看电视。但经过20年的时间,电视也变得流行起来。还有手机,刚开始手机体积非常大,也很少有人用,现在也变成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是现在非常火的话题,但实际上它们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过去缺少的是计算的能力,计算的能力是阿里巴巴、亚马逊、联想等等给我们带来的。还有五六十年代缺少数据,现在有了互联网。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其实都已经很多年了,当时大家发明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或事物,都是出于兴趣,也没有赚到任何的钱。现在机器人上用在了神经系统上,它早在40年前就发明了,可当时人们只觉得这是一个发明,不会真正投入使用。”

萨金特进一步指出:“这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创新的成功取决于两个用户,一个是使用该技术来进行生产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另一个就是最终的用户和中间产品生产商。”对于科研产品市场应用过程的强调,引入了如何在研发方面将科学研究和市场结合起来的问题,而它正是现在令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头疼”的事情。政府跟市场各有所长,政府出台科研政策,让一些人可以做纯正的科学研究;而风险投资或者企业擅长的就是预测人们的需求,特别是消费产品方面的需求,让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一个成功的社会在基础的研发、产品的研发上都会做很多的工作,但产品研发跟基础研究这条线应该画在哪儿,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萨金特说。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