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李东荣:建议推动一揽子系统性的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3 17:36:56

摘要:“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对“技术驱动下的普惠金融创新”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数字技术在解决普惠金融老课题的同时,也会带来新挑战。因此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而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李东荣:建议推动一揽子系统性的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见习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6月3日上午,“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对“技术驱动下的普惠金融创新”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数字技术在解决普惠金融老课题的同时,也会带来新挑战。因此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而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李东荣介绍,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有助于解决普惠金融的四大难题。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可不受时间、地点、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金融血液持续的流向更深、更广的经济末梢神经。同时,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运用,可以减少以往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交易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其次,普惠金融依托数字技术和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场景与流程的有效整合,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要素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凭借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更低廉的渠道成本,更精准的风险定价,有助于解决传统普惠金融服务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的商业可持续性。

然而,在肯定技术进步带来金融服务质量效率提升的同时,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在业务模式、技术属性、风险特征等方面的新特点,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李东荣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带来了风险治理的挑战,也形成了数字鸿沟,一旦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替代物理网点,也可能引发技术性的金融排斥。数字普惠金融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多的投入,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跨界特征明显、模式众多、创新速度快,对监管形成了很大挑战。

面对普惠金融带来的新挑战,李东荣认为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首先,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要坚持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公平竞争和公平归置,按照一致性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着力破解不合理政策的约束和制度瓶颈。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移动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有特色的业务模式。

第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治理体系。逐步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服务供给、需求主体的权利义务,确保数字普惠金融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建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和市场准入体系,使所有的创新带来的风险始终处于可管、可控的范围。同时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通过制定信息披露、信息安全、业务经营等行业的标准和规则,降低行业整体发生风险的概率。

第三,建立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新兴的业态主体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完善事业部、实验室、矩阵式项目组等创新管理平台,以客户普惠金融需求为中心,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产品研发。

第四,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公共部门、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入,进一步完善支付清算、信息通讯等基本设施体系。要依法使用传统银行信贷数据以及电子商务、公共缴费、网络金融交易等新型数据,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统计和监测评估体系的建设。

第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者保护体系。通过安全简单的操作界面,通俗易懂的产品说明等,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易于操作,妥善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避免产生新的金融不公平;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透明度;提高消费者的数字金融能力和素养。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