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蚂蚁“车险分”为保险业“加分”

作者:谭谟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2 17:42:02

摘要:金融科技概念在中国方兴未艾,但落实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的可感知产品还不够多,这个概念难免给人一种高冷感。近日,基于大数据建模,量化驾驶者风险度的数据产品“车险分”问世,成为我国保险科技领域的一个创新产品,更是金融科技产品进入生活、解决痛点的一个标志。

蚂蚁“车险分”为保险业“加分”

金融科技概念在中国方兴未艾,但落实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的可感知产品还不够多,这个概念难免给人一种高冷感。近日,基于大数据建模,量化驾驶者风险度的数据产品“车险分”问世,成为我国保险科技领域的一个创新产品,更是金融科技产品进入生活、解决痛点的一个标志。据悉,“车险分”由蚂蚁金服以其大数据为基础资源,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建模,希望解决车险精准定价难题。已于近日向保险行业合作伙伴开放。

车险是与消费者最密切相关的险种之一,也是财险公司的主要业务。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1.5亿私家车主,涉及54%的家庭。但在车险行业,只有14家公司车险承保盈利,41家亏损的公司亏损总额达到63亿元,行业亏损比例达到75%。精准定价能力的缺失,是这些车险公司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我国车险市场存在车主需求与车险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车主普遍反映车险品种单一,价格昂贵,保障水平低,保险公司则反映赔付率高企、承保利润大幅下滑,费力不讨好。

矛盾折射车险市场供给侧改革之迫切,而改革关键要找准“痛点”实现突破,精准定价便是突破口。其目的是为了让靠谱的人买车险更便宜,同时让保险公司有能力精准识别风险,丰富车险产品,并实现长期健康经营,营造多赢的局面。

但过去解决这个矛盾并不容易。因为驾驶行为复杂多变难以定量,驾驶风险约束因素也不好测度,量化驾驶者风险难度很大,只好一刀切。

车险价格应该按从人、从车因素来厘定费率,但目前主要是从车厘定(车型、车龄等),这符合传统的大数法则统计规律,容易定价,跟人挂钩的因素很少。

相比国外发展成熟的车险市场,我国汽车出险的比例相对较高,原因在于对驾驶员的外部约束不够,违章成本较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无论对驾驶员本身,还是对道路行人,都容易造成伤害,这是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痛点。

随着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崛起,雄心勃勃的中国金融科技从业者盯上了这一“难搞的事”。其中,蚂蚁金服保险科技部门基于AI技术,通过对用户海量数据的挖掘和整合,进行标签刻画,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分析后得出不同的车险分值,根据该分值,保险公司可以确定用户车险的价格,给予其不同的定价政策。这恰恰是靠谱车主的诉求,也是目前保险公司的短板。

蚂蚁“车险分”跳出了传统的精算风险模型来看保险业,从人、车和生活方式等维度,根据用户驾驶习惯,消费行为乃至社交等数据,组成一个风险包,有助于保险公司精细化、差异化定价,提供更加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这正是“车险分”之于保险业的价值所在。

有一组令人悲伤的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世界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25万人,而中国超过20万人,占比超过16%。可以想象,未来越注重安全、风险越低的车主,可以获得越便宜的车险报价和优质的用户体验;而越便宜的保费,可以激励车主更关注风险,谨慎驾驶,促进整个社会变得更安全。

不久前,一系列险资凶猛的行为让保险行业声誉“减分”,“车险分”的创新在于瞄准了社会痛点,把高大上的科学变成了接地气的技术,用科技的手段助力保险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让车主更公平地消费保险,更好地履行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车险分”为保险业“加分”,此为科技与金融、社会良性互动的生动写照。

今年初,蚂蚁金服宣布战略转型,只做科技,服务金融。其保险板块也战略调整,不为卖保险,而是要转型“保险科技”。中国不缺一个卖保险的,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汹涌来临的时代,我们缺少给保险业注入智能化、注入科技因子的保险业“局外者”,如此看来,蚂蚁金服做好“局外者”,与保险公司一起互为生态,用科技助力保险,不愁没有出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