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广发行需要更多的爱 300亿增资股东面临再掏腰包

作者:蓝水湄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5-05 21:02:40

摘要:过时机之后广发行上市依然路远,在A股银行股股价整体低于净资产的行业大气候下,广发行正在进行中的300亿人民币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方案面临难度,股东们会不会再掏腰包?

广发行需要更多的爱  300亿增资股东面临再掏腰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蓝水湄 广州报道

近来广发行发布2016年年报,这份被称为国寿入主以来首份成绩单透露出诸多信号。经济爬坡过坎时期,中国人寿(国寿)新迎娶的广发行难逃银行业遭受冲击带来的考验:不良率抬升、资本充足率告急、传统业务面临诸多挑战;依靠“银保协同”的初期效应,广发行手续费收入4050万元,成为国寿带给广发行的首份成绩单亮点,国寿派驻广发行的行长刘家德称,要将这个当成下一阶段其带给广发行的抓手。错过时机之后广发行上市依然路远,在A股银行股股价整体低于净资产的行业大气候下,广发行正在进行中的300亿人民币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方案面临难度,股东们会不会再掏腰包?

加码“银保协同”

在资本市场整体股价水平低于每股净资产10%的行业气候下,银行业过去若干年前动则业绩每年30%以上行业式增长的花样年华渐行渐远。

因此国寿迎娶的广发行亦已有些步履蹒跚。历经花旗为代表的外资股东退出,广发行上下需要适应国寿带来的新的国企文化,安抚人力,寻找稳健的利润增长点,种种不容易体现在这份2016年报数据中。

看几项银行业绩核心指标:资产规模增长11.49%达2.05万亿元,突破2万亿元这个大坎对广发行来说意味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受营改增统计口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达553.18亿元;同样因为营改增税率调整,实现净利润95.04亿元,同比增长4.5%,2015年的净利润增长为3%,上年度主要受对公业务大幅度亏损计提影响。

不良率由上年度1.143%攀升到1.59%,值得注意的是不良贷款余额为155.88亿元,较年初增长25.98%。此外,资产减值损失239亿,每股净资产6.88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由上年8.02%下降到7.75%,一般资本充足率由上年度11.43%下降到10.54%。

从资金成本上看,银行业躺着赚钱的大环境依然是有的。2016年,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77%,较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

在大批撤换了一线的分支行行长之后,广发行高层认为实现了平稳过渡。银保协同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为了减少内部部门分割及阻力,成立了由高层亲自挂帅的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团体个体客户综合金融服务两个工作组,构建“保险、银行、投资”的综合金融生态圈。代销国寿各类保险产品6.6亿元,实现手续费收入4050万,均是上年度的3倍。除了发行双反的联名借记卡、联名信用卡之外,为了支援广发,国寿把自己的代发薪酬业务,集团成员的各类金融产品托管,都交给广发行来打理。此外双方还成功落56亿元的投融资项目合作。一位资深行业金融人士评价“对比当年平安入驻深发展后的各项银保协同作战的打法,广发行还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当然现在看国寿的脸色的成份更多了,毕竟这几年是保险业快起直追的年代”

该行最近发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坚持公司金融、零售金融和金融市场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在网络金融、银保协同、综合金融三大领域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300亿增资扩股难题

广发行年报中核心资本一级充足率和一般资本充足率出现了双低于监管要求的局面,增资扩股让股东们再掏腰包成为广发行几大国企股东们必然要面对的选择。此前在花旗时代前董事长董建岳“使出洪荒之力”推动的广发行A+H上市无疾而终,广发行亦曾通过几次发行次级债方式解决资本缺口。

5月19日是股东们将签章后《股份认购确认书》寄回的最后的确认时间,从4月份广发行临时股东大会通过300亿人民币增资扩股方案以来,目前还只是征询股东认购意向的第一阶段,接下来还面临确认和/或调整股份发行数量及认购数量、监管部门批准、缴款到位、办理验资及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等复杂的程序。当然征询股东认购意向是最重要和关键的阶段。

据《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在当前资本市场A股上市银行股股价普遍低于银行净资产的气候下,广发行股份“增发价格在不低于本行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每股净资产6.88元/股以及国有资产评估结果备案价格的前提下,本次发行价格拟定为人民币7.01元/股”,既要以高于每股净资产6.88元的价格7.01元来增发股份。这显然是有现实性难度的,尤其是广发行的最初的老股东们,在花旗进入重组时原有老股东整体上被大比例缩股到不到15%,从重组以来的分红历史和盈利水平等客观数据来看,很难说他们在广发行身上赚到了什么钱。

历史上,广发行每次使用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时,都面临考验,曾经有一次增资扩股失败而改用发行次级债的历史,不过发行次级债是不能计入核心资本充足率口径的。对广发行股东来说,这次,是掏腰包还是放弃认购被缩股,这是一个需要考虑和综合利益权衡的问题。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