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用什么来留住“两会蓝”? 陈吉宁打响“蓝天保卫战”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3-10 21:51:39

摘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控制PM2.5的重点地区,2016年的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33.0%、31.3%和31.9%。

用什么来留住“两会蓝”? 陈吉宁打响“蓝天保卫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两会报道

做了5年的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发现,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她的必答题。

不过,今年两会期间,往常那种记者们戴着各色口罩、到处忙碌的景象却几乎“绝迹”了。北京现在的“两会蓝”,让参会记者们有更多的机会“露脸”。

抛开北京最近冷空气活动频繁、大气扩散条件有利的因素不谈,近年来国家对于环保治理的力度一直很大,令北京在两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了良好的级别,可以说,这是“人努力,天帮忙”的良好效果。

在3月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3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PM2.5平均浓度都下降了30%以上,优良天数比例上升,重污染天气发生频次明显降低,空气质量有了整体全面的改善。

2017年,环保部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撸起袖子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整体效果明显

每年两会环保部长的记者会,雾霾都是第一个被提起的问题。

3月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够看到重污染天气的状况有所好转?”

陈吉宁表示,一般来讲,环境问题不是短期两三年可以解决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办法,是用“3年滑动平均法”进行评价,这样会尽可能地把气象的波动因素给剔除掉。“中国的《大气十条》已经实施了3年多的时间,我们能通过做一个3年的比较,来看一看采取的措施方向对不对、力度够不够。”

3年来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18%。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控制PM2.5的重点地区,2016年的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33.0%、31.3%和31.9%。

“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控制PM2.5的地区在过去的3年里都减少了30%以上,同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则在上升,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率更是明显降低了。”陈吉宁表示,“如果从3年来的情况看,治理污染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是一个整体、全面的改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治理污染的难度要难得多。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都是分阶段解决,比如,先解决燃煤的问题,再解决机动车的问题;而中国的情况是,必须同时解决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还要调以煤炭、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还面临汽车保有量增速的问题。尽管面临着这些问题,我国治理污染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

“发达国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用了20年到40年的时间,有的甚至用了50年的时间。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一定会比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更快。”陈吉宁说。

“去年,我们请中国工程院集合了各方面的专家对《大气十条》的执行情况做了中期评估,他们独立得出的结论也说明了当前的治理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所以,我们对大气污染治理要有充分的信心。”他表示。

多地在行动

当然,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自然也离不开各省市严格治理污染的决心和力度。

2月14日,新年伊始,环保部就会同京津冀在内的6个省市,开展了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察,进驻时间长达一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专项督察是由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和4位副部长亲自带队的。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环保部到地方督察,一般最高规格就是由副部长带队,由部长亲自带队进行专项督察,在我国尚属首次。

在廊坊,凡是春节后复产的工业企业,必须经各级政府的验收合格,无环保及相关手续的涉污企业,全部予以关停取缔;有相关手续但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关停取缔;即使是有相关手续、排放达标的企业,若排放总量大,也要采取减排措施;而有相关手续、排放达标但经营困难的企业,3月15日前全部停产。

去年11月17日至12月31日,石家庄市开展了“利剑斩污”行动,对全市的制药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表示,“利剑斩污”行动的治理力度很大,但污染治理的效果确实需要耐心等待。“当时石家庄市下的劲不小,逮了170多人,问责400多人,”他说,“我们也正在总结反思,治理污染,一要有信心,二要有耐心,要有一个(改善的)过程。”

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认为,工业企业虽然污染严重,农村散煤燃烧也亟待治理。其实,过去一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金书秦调研发现,“一到夏收和秋收的季节,秸秆禁烧工作,在县、乡层面几乎全体动员。”

啃下冬季治污这块硬骨头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017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在环保方面释放的最强烈信号,就是要铁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他注意到,2017年要实施的环境治理措施之一,是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的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

“24小时在线监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借此克服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执法的干预。”马军表示,24小时在线监控与到期不达标依法关停这两个措施,弥补了仅靠罚款治污的不足。

陈吉宁表示,冬季取暖的污染防控措施还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做了专门部署。”他表示,“下一步如何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各种措施都非常明确。”今年2月22日,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京津冀地区的钢铁、电解铝、化工类等行业,将采取错峰生产的方式,以达到减少冬季采暖季重度污染天数的效果。陈吉宁表示,只要把已经部署的任务落到实处,相信可以尽快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