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IPO启动直接融资化解流动性危机

作者:宁国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24 19:04:49

摘要:IPO启动直接融资化解流动性危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宁国强 北京报道

   重启IPO为过剩的流动性找到了出路。
    国内2009年上半年银行新增信贷规模狂飙至7.37万亿元,股市和楼市在这样的信贷规模之下,均有所表现,但长期依靠银行信贷投放刺激经济终究不是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而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命脉的实体经济,多数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IPO:流动性新出口
    “中国直接投资比例和间接投资比例严重不合理的情况是危险的。近年来只是在2007年稍有改善,2008年又不行了。而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又创下了7万多亿的纪录。中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银行信贷,也使得风险过分集中于银行体系中。”中信证券的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表示。
    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也认为,IPO的及时重启有助于资金分流,改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长期以来不平衡的比例关系,此外亦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水皮认为,股市、楼市依靠充裕流动性而一枝独秀,最终可能变成独木难支,必须引导过剩流动性到实体经济发挥建设作用。
    数据显示,2007年共有123家公司在A股IPO上市,其中包括23家沪市主板公司和100家深市中小板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约为4590亿元。而2008年全年共有77家公司IPO登陆沪深两市——6家沪市主板公司和71家深市中小板公司,其中包括上海电气不筹资的IPO在内。76家公司募集资金总共只有1036亿元,而当时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是26倍。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长期不平衡,银行的间接融资过去通常占企业融资的80%以上。换言之,在今年屡创纪录的新增信贷规模面前,IPO规模理应超过2007年,才能维持住以往2∶8的比例。然而据早先的一个数据统计,7月份IPO和再融资的募集资金总额大致740亿元,虽创下自2008年3月以来近17个月的新高,但是相对于银行间接投资总额而言,仍大为不足。
    “银行贷款长期侧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民营型企业往往难以得到贷款,而且对于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而言,让投资者直接成为股东和企业的所有者,较之银行贷款可能是更加适合的。”诸建芳表示,“当今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IPO的重启不仅不会对市场长期趋势造成压力,反而有利于供给,压缩市场泡沫。”


无需过分恐慌通胀率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表明,尽管GDP在第二季度达到了7.9%,但是6月份的CPI却比5月份还下降了0.3个百分点,达到了-1.7%。
    “流动性过剩是需要出口的,中国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投资需要恰恰被所谓的专家学者忽略了。IPO重启满足的就是这种需求,从而从侧面缓解了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而直接融资又降低了企业间接融资的成本,进一步对冲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力。”水皮在《水皮杂谈》中写道。
    无需过分担忧通胀,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生存发展和就业等情况更需要关心。
    一些观点认为,资产价格虽然在理论上与通胀有关,但通货膨胀的预期会让投资者产生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需求,进而购入认为安全的资产,如处于低位的股票、房产、债券等等,资产的需求会推动这些资产价格的提高。但是在产能过剩,物资、商品供给充裕,消费能力正常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上涨或者资本市场的热度,则并不总是与通胀压力“密切正相关”。   
    “IPO不应该一发行就是30倍的高市盈率,还是应把市盈率控制在15倍至20倍的合理的区间,市盈率高了也容易出现爆炒。” 即将IPO上市的光大证券的独立董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强调,“适合的IPO发行规模,适合的发行数量,有助于摸索着把市盈率降下来,把价格定到相对合理的水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