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险资举牌“罪与罚” 一场资本与制度的较量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2-30 22:47:38

摘要:“宝万之争”拉开了长达一年的保险资金在A股市场横行无忌、到处举牌风潮,从万科到伊利,从中国建筑再到格力,二级市场上的白马股被险资纳入囊中。然而,当以宝能系控制的前海人寿准备对格力电器进行举牌时,终于遭到董明珠的强力反抗,并进而引发证监会、保监会对险资野蛮举牌的严厉监管,持续至今。

险资举牌“罪与罚” 一场资本与制度的较量

胡金华

“宝万之争”拉开了长达一年的保险资金在A股市场横行无忌、到处举牌风潮,从万科到伊利,从中国建筑再到格力,二级市场上的白马股被险资纳入囊中。然而,当以宝能系控制的前海人寿准备对格力电器进行举牌时,终于遭到董明珠的强力反抗,并进而引发证监会、保监会对险资野蛮举牌的严厉监管,持续至今。

那些在二级市场上举牌的最典型的机构是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其次还有安邦保险、生命人寿、阳光保险、国华人寿等一批激进的险企,依赖着销售中短期高收益的万能险产品,不断做大保费规模,无处安放的保险资金如洪水猛兽一般涌入A股。

在业内人士看来,险资“野蛮”举牌已经宣告暂停,但是监管层的监管风暴仍在进行,用制度的笼子扎紧资本狂躁的投资冲动,已经成为接下来中国保险业迫在眉睫的事情。

从出尽风头到偃旗息鼓

在2016年的资本市场上,保险资金可谓出尽风头,《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得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险资共持有A股超过600只股票,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则有近90只,而一年中被举牌或逼近5%举牌线的股票则有近30只,险资股票投资市值超过7000亿元,而持有5%以上股票的市值则达到5400亿元。

而在2016年12月整整一个月,保监会的监管措施如雨点般密集落下,从暂停恒大人寿股票投资到对9家人身险公司进行万能险产品排查,再到停止前海人寿万能险销售资格,一波接一波的行政处罚让一众激进的险企受到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

“如果再不对险资举牌做出限制,那么其隐藏的投资风险将会在未来暴露。我们应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局,来认识抑制举牌潮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志林表示。

万能险占了许多举牌保险机构资金来源的80%以上,而万能险之所以被市场如此追捧,是因为高利率的诱惑:一年期4.8%、二年期5.8%、三年期8%。并且是刚性兑付。这个回报不仅大大超过了银行利率,而且超过了理财产品。当部分保险机构用万能险资金举牌万科,仅仅几个月,就获取几百亿的账面浮盈。个别保险机构2016年利润高达4000%多。

“举牌险资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如此高的利润,像磁铁一样,极大地吸引了更多的居民去买万能险。一旦购买力过度,就容易导致银行资金大搬家,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并将导致社会资金脱实向虚,向保险机构集中;还会引起保险资金对万能险的过度利用,失去控制。”李志林表示。

在李志林看来,如果保险资金用自有资金,正常拆借的资金,投资股市和上市公司股权,哪怕是举牌,便无可厚非,没有任何人可横加干预。问题是部分险资举牌资金来路不正,不仅动用了银行贷款,而且进行了两级抵押贷款或融资。险资机构既没有向投资者说明万能险的真实用途,又没有向他们交底使用时的高杠杆倍率,更没有向他们说明到期若出现无法兑付时,由谁来承担风险。而且险资利用别人的钱加高杠杆举牌,导致被举牌公司管理层的集体辞职,经营受阻,严重干扰了实体经济。举牌的保险机构,不具备经营实业的经验和能力。在此情况下,部分险资谋求对上市公司控股权,必然对企业和实体经济造成破坏。

险资连发监管金牌

2016年12月27日,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对外发表措辞严厉的演讲,称保监会将始终把防范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决不允许保险公司成为内部控制人的“融资平台”,决不能使保险成为少数投机者短时间内聚敛巨额财富的工具,决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

2016年12月28日,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对建立监管公开质询制度征求意见,其质询的范围包括公司治理类项下的保险公司股权、股东关联关系、入股资金、关联交易、治理运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行为等有关问题;业务经营类项下的保险产品设计、业务模式、销售理赔行为等有关问题;资金运用类项下的保险资金举牌、收购、境外投资,以及与关联方之间开展的保险资金运用等有关问题。而质询对象除保险公司本身外还包括实际控制人、股东、投资人及其关联方和一致行动人,以及保险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而对于经质询核实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股东或相关当事人违反监管规定的,保监会将依据《保险法》、《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采取公开谴责、责令改正、限制其股东权利、责令转让股权、限制其在保险业的投资活动等措施。

也就在同一日,保监会还发布了《进一步强化万能险监管 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保监会明确表态,2016年以来,为规范万能险业务发展,落实“保险业姓保”的政策理念,保监会密集出台了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完善人身保险产品精算制度、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等多项规定,对万能险的规模、账户管理、保障水平、结算利率等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2016年5月至8月,保监会对前海人寿、恒大人寿、东吴人寿等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责令公司进行整改。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结算利率恶性竞争等问题,保监会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业务。

12月5日,保监会针对前海人寿万能险账户管理整改不到位,对其采取了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

保监会称,下一步将研究完善监管制度,做好已出台政策的执行工作,加强对重点公司的监测和窗口指导,对违规公司果断采取严厉监管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按照“保险业姓保”的要求,充分发挥万能险灵活、透明的优势,提升万能险产品的保险保障水平,优化万能险产品期限结构,防范相关风险隐患,推动万能险业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如何应对资产荒

举牌潮被叫停、万能险被整顿,对于2016年的中国保险业而言,经历了一场从大热到大冷的过山车之势,但是对于已经超过15万亿巨量的保险业总资产而言,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寻找合理的资产配置,依然面临更大的考验。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前海、恒大等激进险企而言,像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大险企,他们依靠品牌和良好的业绩支撑,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财务投资,并不热衷于举牌。而从另外一面来看,并不是保险资金入市就一定会扰乱市场,作为量级的大资金应该更加遵守市场规则,做好财务投资。险资入市本应为市场输入血液,实现资金再分配由虚入实,促进企业发展和扩充保险行业投资渠道,实现利润增长的双赢。险资不应大肆使用股权质押、融资融券、利益公司收益互换和分级资管等杠杆手段下注,成为入侵市场的“野蛮人”,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于经济增速下行,资产荒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险资依然会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率的投资方式来弥补负债端的压力,还会有举牌的可能。针对险资举牌行为,监管层的态度并非是一刀切。对于恒大短期股票炒作,监管层明确表态不支持;对于前海人寿增持格力电器,不支持再举牌;中国建筑申明欢迎安邦举牌,说明保险资金作为友好投资人,这条路还是走得通的。”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如是指出。

而在此前,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在受访时也指出,2016年在物价回升、地产调控、货币政策引导去杠杆导致资金面趋紧的压力下,信用事件爆发创历史新高,加上“资产配置荒”,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优质资产难觅。

“中长期来看,保险资金运用仍然面临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低增长、低收益、高波动仍不利于保险资金的配置,资产配置荒可能仍将持续,期待能从国内经济结构改革、转型中获取投资机会。2017年险资可能仍将偏重于权益类资产和另类投资的配置,国企改革、PPP等都可以为险资提供投资机会。”陈德贤表示,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扩大险资投资范围,提高险资配置多样化分散风险的能力。

“未来险资除了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投资能力外,还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提升:首先,应当认识各类保险资金的属性,理解保险资金来源于投保人,最终服务于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功能,保险资金的运用应在这一基本目标约束下开展,合理匹配风险收益;其次,保险资金的运用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维护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另外,保险资金运用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守住道德底线。”陈德贤说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