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新加坡馆:多元文化的“城市交响曲”

作者:胡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17 20:20:44

摘要:新加坡馆:多元文化的“城市交响曲”

新加坡馆:多元文化的“城市交响曲”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 钰 北京报道

   近日,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举行了开工仪式,展馆主题也由此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城市交响曲将成为新加坡馆要展现的主题。“‘城市交响曲’很贴切地表现了新加坡在突破与持续、城市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以及多元民族文化四大方面的和谐交融,而这正是新加坡城市文化的精髓。”新加坡旅游局世界博览会署长梁诗琪这样告诉记者。


旋律:既先锋又传统
    据了解,展馆整体结构将由四大支柱撑起,象征在新加坡共同生活、工作和玩乐的多元种族。多文化的交融,以及城市建设世界典范的美誉,都让人们对这座占地约3000平方米、以“城市交响曲”为主题的新加坡馆充满了期待。
    碰撞、融合的概念在新加坡馆的建筑特征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新加坡馆是以“音乐盒”为基本造型,一楼呈全开放式结构,游客站在馆外,就可以将馆内进行着的各种展览和活动一览无余。沿着缓坡而上,展馆二层是以三组演出空间,通过多媒体技术为游客呈现新奇的拟真投影表演。而再往上,便是浪漫的顶层花园。当夜晚降临,缤纷夺目的光影便可从建筑外立面上参差错落的窗户与外墙开缝散射出来,为这座灵动的“音乐盒”增添更多迷人魅力。
    2010年世博会新加坡馆建筑师陈家毅透露,该场馆采用了最先锋的形式,但却承载着最传统的内涵;既是新加坡的现代化水平与领先科技的生动写照,又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渊源。
    据悉,新加坡政府于2008年8月正式签署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同年9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征集设计提案。最终,由陈家毅及其团队设计的作品“城市交响曲”胜出。陈家毅这样阐述其设计理念,“城市总是在变与不变、交融与排斥中行进,而这其中的张力便如同交响曲中乐章的回复与变幻,让人感到美好。”


音符:水与花园
    “除了水与花园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事物更能体现新加坡与自然的亲近感呢?”陈家毅表示,这也是设计团队最终选择了这两个元素作为设计基础的原因。
    在展馆设计方案中,园外广场上的喷泉,将是“城市交响曲”的序曲。在葱郁的草木掩映之下,水柱的聚散起落将为夏日的世博会带来清凉而悦耳的韵律。而闻名遐迩的新加坡花园景观将在展馆顶部绽放。即使站在卢浦大桥上,这座“空中花园”依然清晰可见,意在提醒人们居住在花园城市中的美好。
    而且,这一创意与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美誉正好相映衬。记者了解到,国土面积有限的新加坡却拥有4868公顷的公园土地、草地,动植物种类繁多,国花胡姬花更是久负盛名。目前,新加坡正在兴建一个滨海湾花番园,未来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概念将推向另一个顶点,这其中包括了植物冷室、擎天大树和以“水”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与世博会新加坡馆的设计形成呼应。
    “在新加坡,无论走到哪里,我总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人与自然相互亲近和信任。”陈家毅说,不是我们选择了水与花园这两个设计要素,而是它们选择了我们。


基调:将能耗降到最低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在新加坡展馆的各个细节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对于每一份“天赐”之物的珍惜。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加坡馆内部的开放式结构、外墙的开缝设计和围绕一楼中央区域的冷水池,为展馆提供了天然的温度调节系统,可以通过空气的自然流动有效降低馆内温度,从而避免能源的大量消耗。而且,展馆的大部分建材都可拆除回收,包括展馆的钢铁结构和立面墙的铝板材料等。此外,建筑采用管桩为地基,仅有一楼的柱子以混凝土为材料。
    “每个新加坡人都深深懂得能源的有限与可贵。”梁诗琪这样告诉记者。事实上,新加坡这个面积狭小的岛国,在节能方面一直走在亚洲国家前列。著名的新加坡标志性建筑“滨海艺术中心”,其楼体就采用了外墙保温技术,戏称为“榴莲头”的窗户,会随着光线的角度改变方向,以便室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此外,由于新加坡几乎没有淡水资源,“化腐朽为神奇”的新生水计划也就应运而生,通过对工业或生活废水的有效回收和新生水系统处理,来不断产生洁净的新水。现在,这一系统不仅是新加坡的重要供水来源之一,还让新加坡人感到颇为骄傲。


合奏:多元文化的支撑
    四根形状各异的立柱是公认的新加坡展馆设计的一大亮点,它们沿着平滑的曲线从楼顶悬吊下来,贯穿上下,相互映衬,张力之间形成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平衡。而这四根立柱正是象征着新加坡和谐共存、同甘共苦的多元种族。
    实际上,早在几百年前,新加坡就已经成为阿拉伯、中国、欧洲、印度和马来西亚商人之间的交易中心。现在,新加坡四百万人口中,77%是华人、14%是马来西亚人、8%是印度人,还有1%的欧亚族和其他种族的后裔。官方语言多达4种,主要宗教也有8种。如此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新加坡却达到了完美交融的状态,正如支柱一般,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前进。
    “新加坡的缤纷多彩,不仅得益于各个民族的相互交融,还基于东西方文化的充分交流。”梁诗琪这样表示,而颇有意味的是,陈家毅的经历就是这样的缩影。陈家毅告诉记者,他学成于新加坡本土和伦敦,在英国居住了二十余年,并在新加坡、伦敦、伊斯坦布尔同时执业。正是如此交杂的东西方文化背景,使得陈家毅对于建筑设计总抱着“无界”的心态,也由此获得了新加坡馆“城市交响曲”的灵感。
    “各种文化的差异,并不能构成它们之间的界限,界限往往源自内心的狭隘与封闭。”陈家毅这样认为。而打开心灵的通道,与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也正是世博会的精神内质所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