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环保督察风暴横扫8省区,问责3287人,罚款1.98亿元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28 13:38:05

摘要:今年7月,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实施为期一个月的督察。近日,各督察组陆续向被督察地方反馈情况。统计显示,8个督察组共立案侦查207件、拘留310人、约谈2176人、问责3287人;立案处罚2659件,共计罚款1.98亿元。

环保督察风暴横扫8省区,问责3287人,罚款1.98亿元

《华夏时报》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从“督企业、督政府”到“党政企同督”,环境保护的责任正在落实到“关键少数”上。

今年7月,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实施为期一个月的督察。近日,各督察组陆续向被督察地方反馈情况。统计显示,8个督察组共立案侦查207件、拘留310人、约谈2176人、问责3287人;立案处罚2659件,共计罚款1.98亿元。

11月19日,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是非常重要的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手段,要利用一系列组合手段,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实现环境质量改善。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刚刚结束,第二批环保督察紧接着就启动了。从11月24日起,2016年第二批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陆续进驻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党政同责落实不到位

11月15日,中央第五督察组向河南省反馈督察意见,其中有一个细节颇为耐人寻味——2015年,在全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郑州市考核结果为“未完成”,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中,郑州市考核结果却是“优秀”。

《光明日报》评论称,一个“未完成”,一个“优秀”,两个看似对立的考评结果同时出现,实则凸显了现实的尴尬。“唯GDP”的发展思路仍很强大,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为了能对外展示出一份良好的GDP数据而进行假投资。这使得对城市发展和干部的考核唯GDP是举,产生逆向淘汰的效应,让那些真正重视环境保护的干部为了仕途政绩、达成考核目标,非自愿地将工作重心进行偏移。

根据2015年发布的《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工作办法》,郑州市属于人均生产总值在4万元以上(含4万元)的省辖市,其考核中权重最高的是经济规模质量效应,占比达50%;而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权重仅为18%。正是这种以GDP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指标、将环境保护置于边缘位置的考核思路,才导致了环保目标“未完成”,发展目标“优秀”的不正常现象。

无独有偶,11月17日,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在向江西反馈了督察意见时指出,江西省乐平市政府违反《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12年至2014年,多次用财政资金为36家企业代缴排污费1147万元。有评论称,乐平市政府不督促企业依法缴纳排污费,反而多次违法用财政资金为企业代缴排污费,这种乱作为实际上就是在姑息污染行为。

从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情况看,党政同责落实不到位是大多数省份共同存在的问题。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半数盟市党委常委会很少专题研究环境保护,有的甚至一年间没有研究环保问题;黑龙江省七台河、双鸭山等地市2013年至2015年市委常委会未专题研究过生态环保工作;广西环保为发展建设让步的情况时有发生,2015年6月,为建设钦州滨海新城,将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9%的面积调出保护范围,实际调减面积1413公顷。

各地掀起问责风暴

根据《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在反馈意见下达后30个工作日内,各地要将整改方案报送国务院,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后,各省份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陆续对督察意见做出了回应。11月15日上午,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向河南反馈督察情况,省委书记谢伏瞻表示,诚恳接受督察组反馈的每一个问题,并将认真落实整改;11月16日,江苏省委组织召开常委会,省委书记李强要求认真研究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切实从严落实责任,有效传导环保压力;11月17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反馈督察情况,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表示,对督察组的反馈意见,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认领,照单全收。

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在反馈中曾经提到,宁夏贺兰县暖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71家企业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或污染物超标排放。对此,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亲自来到贺兰县暖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察看设备运行情况,询问技术工艺,并叮嘱企业负责人,一定要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对现有处理系统进行改造。

“对督察组反馈的问题,要一项一项梳理研究,一条一条拉出清单,抽调力量进行重点整改,该停产的一律停产,该关闭的坚决关闭。”李建华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当前,被督察省份已经纷纷掀起问责风暴,解决问题的进程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效果开始显现。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向《华夏时报》表示,环保督察的积极方面是非常高调,而不是关起门来去谈,这样一方面加强了督察的力度和声势,另一方面也是曝光了地方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其实都是反复举报、久拖不决的,一直困扰着地方的民众。这些问题在督察中暴露,能够迫使地方主要负责人下决心解决,这样就能取得一定的实效。

达到预期效果

这一次,压力似乎是真的传导下来了。

江苏省泰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林杨在督察组下沉泰州后曾经被请去谈话,他回忆说,谈话长达6个小时左右,谈话前,先要求他准备好身份证,填好部门和分工,并被告知所拥有的权利,询问是否要求回避等;谈话后,还要检查笔录、签名、按手印。

“经过这次督察,我深深感到要把环保挺到最前面。以前是环保部门‘得罪人’,现在其他部门也要‘得罪人’,不然,头顶上的雷肯定会炸响。”林杨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

江苏省环境监察局局长张明华也表示,“压力来自问责,讲半天道理还不如问责一个人。现在大家都知道‘宝剑高悬’,不敢怠慢。”

压力不光是传导到了各级政府,还传递给了企业。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原来治污就像打一巴掌,这次则是感觉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

国家环保督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督察,8个督察组依次进驻、同步推进,均平衡有序地完成了各项督察任务。第一批督察切实推动了一大批具体环境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对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马军表示,以前也有环保督察,但督察的对象都是环保部门,而真正对环保工作有决定权的其实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了经济的利益,常常干预环境执法,导致环境执法长期存在困境。现在环保督察直接督察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更有针对性。党政同责则又进了一步,追究到了问题根源。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是个有中国特色的机制,国际上没有先例,但是很有针对性,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马军表示,“但是,也要避免环保成为运动式的治理,接下来还是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问题最后真的能够得到解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