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君康人寿怎么了? 前三季度偿付能力垫底 高管集中出走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18 23:27:48

摘要:随着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正值多事之秋的君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君康人寿)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君康人寿怎么了? 前三季度偿付能力垫底 高管集中出走

见习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随着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正值多事之秋的君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君康人寿)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日前,各大保险公司相继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今年第三季度,君康人寿净利润亏损6459.55万元,而今年前两个季度更是分别亏损20.09亿元和1.77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89.97%、242.2%、190.14%。前三季度合计亏损22.5亿元,垫底成为亏损最严重的公司。

对此,某券商分析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以往中小型保险公司是通过高负债端和高投资端相互匹配的关系盈利。但是从今年再往后对寿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寿险公司而言,将是一个挑战。因为保费端方面,监管层正在限制短期险或者说高现金价值产品。而以往中小型保险公司一直都是以这种产品为主,所以保费端会有极大的压力。另外,今年中小型保险公司在投资端的股票收益也非常差,且在低利率环境下,整个资产坏账情况比较明显。所以,他们投资端的压力也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5家最赚钱的险企有3家都是传统大型险企,近年来盈利一直处于行业前列。而亏损前五大公司里,前4家都是万能险大户。据了解,君康人寿今年前9个月实现保费收入约268亿元,其中万能险收入235亿元,传统险收入33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万能险大户。

但同样依靠万能险撑起保费规模的前海人寿,在“野蛮人”姚振华的带领下,横扫资本市场出尽风头的同时,不仅姚振华跻身2016年福布斯排行榜前十,成为一匹“大黑马”,前海人寿盈利能力也一举跃升至第三。

作为万能险大户的君康人寿为何会惨至垫底?

频繁的人事变动

君康人寿于2015年7月由正德人寿更名而来,但不论是更名之前的正德人寿,还是如今惨淡的君康人寿,都深陷长期业绩惨淡和频繁的股权变动、人事调整之中。成立初期的正德人寿便形成了浙江系与福建系对峙的格局;2011年,前股东百岁堂将保监会告上法庭,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该公司所持有的君康人寿股份以0元的价格转让给了福州天策实业。 

随后,由于正德人寿引入杉杉集团旗下公司,郑永刚进入正德人寿董事会,郑永刚与时任董事长张洪涛在经营和投资上出现分歧,矛盾不断公开,经营也出现恶化,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经过多方博弈,最终张洪涛退出管理层,郑永刚上位之后,为消除市场对这次“内斗”的不良影响,才更名为君康人寿,同时,拉来至交好友何志光等人,一起在上海成立新总部,似有重头再来之势。此后,2014年、2015年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13亿元和6235万元。

但好景不长,2016年刚刚步入正轨的君康人寿,再一次陷入业绩巨亏、人事变动的泥潭之中。根据君康人寿二季度偿付报告显示,非独立董事为郑永刚、何志光、刘行念、王宪章4人,而三季度偿付能力管理报告显示,非独立董事为郑永刚、王宪章两人。不仅如此,三季度偿付报告显示,高级管理人员严峰、武军、陆万春3人已不在名单中。由此不难看出,何志光等人或已从君康人寿撤出。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杉杉系在今年3月参与君康人寿20亿元的增资计划仅仅半年,便出现杉杉系高管全面撤退的窘况,是否全是因2016年前三季度22.5亿元的巨额亏损?君康人寿品宣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高管离职还是以官网公开的信息为准,现在也不方便透露。”

资产荒下投资收益困难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常态,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6.7%,已经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低点,实体经济持续低迷,同时产能严重过剩。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6年初的10.1%下降到2016年8月份的2.1%,民企主动持续去杠杆,投资断崖式下降。

信贷方面,2015年3月之后,6个月的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超过贷款利率,表明金融投资收益超过实体投资收益,资金脱实向虚,更多流向金融部门。从金融体系内部杠杆率的变化来看,有不断放大的趋势。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这将导致资金空转,流动性难以注入实体。在此背景之下,众多险企投资收益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投资端收益下降之后,如果负债端没有及时地降低成本的话,就会导致利差损和流动性风险。

与此同时,2014年开始整个利率下行比较明显。寿险公司补充准备金的压力也比较大,从上市公司来看,很大部分利润的缺失,也是由于准备金的影响。

而此时,对于众多险资机构,尤其是万能险大户而言,投资二级市场是获取利润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一直以激进投资闻名的君康人寿,自然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可以尽快获取收益。

但君康人寿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并未像前海人寿那样为公司带来收益,反而使其资金被套,陷入巨额亏损。

某券商保险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君康人寿的产品主要是以投资型的产品为主,那么这种产品就要求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在当前的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不说投资端的收益,就是保费下降也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叠加监管层的影响。”

经过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7月君康人寿更名之后,便花巨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进行激进投资,而这个节点,正值A股各种“花样”跌停的股灾之际,君康人寿前后增持了数十家上市公司股份,其中,对中国国贸、利尔化学、华微电子等股票的持股比例超过4%,接近举牌红线。此时二级市场的投资收入已明显成为君康人寿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君康人寿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仅有6234.92万元,而2014年,该公司净利润还有10.13亿元。通过年报不难发现,2015年年中的股灾正是导致其净利润在2015年不升反降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君康人寿交易性金融资产2015年达到了138.25亿元,而其中,交易性金融工具中,仅股票一项的公允价值变动就达到了-6.39亿元。

君康人寿这种疯狂举牌,在2015年10月一度被证监会列入了违规打新配售黑名单。

如今,随着险企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君康人寿垫底之后引发的高管全面出走等一系列动荡,在利率持续走低,资本市场巨额浮亏,多重不利因素下,似乎也合情合理。这或许也是命运多舛的君康人寿的一次重大转型契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