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金融科技热潮袭来,金融生态格局因之改变

作者:陈明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22 17:13:18

摘要:金融科技(FinTech)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

金融科技热潮袭来,金融生态格局因之改变

金融科技(FinTech)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FinTech 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6年3月首次发布了关于金融科技的专题报告,其中对“金融科技”进行了初步定义,即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花旗集团的研究报告,FinTech 近5 年来吸引的投资额累积达到497 亿美元,增长超过10 倍,从2010 年的18 亿美元增长至2015 年的191 亿美元。在毕马威和CB Insights 共同发表的《金融科技行业脉动》季报数据显示,在2016 年第一季度,由风投支持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吸引了24 亿美元投资,涉及9 宗交易。在一季度的投资规模中,中国占到全球投资规模(49 亿美元)的近半。

近年,中国国内市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其背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中国金融发展环境下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给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相对包容的监管环境下制造了发展条件,进行了大规模的“监管套利”。

在进行中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比上,可以发现,不同监管体系下,Fintech创业公司套利空间差距大。在美国较为严厉的监管体系下,使得创业企业的创新监管成本加大。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竞争环境激烈,企业创新意识也相对较强。相比国内,金融牌照垄断相对严重,天然的资源垄断优势,使得传统金融机构获得高额利润,缺乏创新和服务提升的动机。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力量的差别成为中国创新的机会。由于美国传统金融体系成熟,金融市场较为完善,FinTech更多扮演“补充”角色,来补充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客户或市场缝隙,其功能上更多的是“提高某已有业务的效率”。而在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由于金融资源的垄断和金融服务供给的不足,部分监管环境的模糊带来了金融科技公司模式创新、普惠金融等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

金融科技发展和研究现状

FinTech的迅速发展,作为新兴行业,其业务类型和盈利模式十分多样化,并呈现出高度细分且相互交叉的特点。目前纵观金融科技的本质,FinTech业务呈现出以“脱媒”(dis-intermediation)、“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定制化”(customization)为主要特征。在我国金融科技公司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总体而言,金融科技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网络信贷、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以及区块链技术等四个部分。

1、互联网和移动支付。 在移动支付上,我国在这一领域优势明显。自2011年推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快速扩张。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9924.7亿元,较2013年增长391.3%。移动支付丰富了支付场景,成为继银行卡、现金外最常使用的支付工具。各国不同程度的实践表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已经比较清晰。总体而言,能大大提高支付效率和便利,有效补充现有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也能推动现有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自身效率,因此,对其作用大都持正面肯定态度。

目前互联网移动支付的主要创新领域主要包括:1.信息安全技术:生物测定学(如指纹、虹膜、人脸),图像识别,标记化;支付、清算的实时性协议;综合类支付服务,如电子钱包;跨境支付平台等。

2、网络信贷。 网络信贷是金融服务行业的一部分,它利用投资资金和数据驱动的在线平台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借给用户和小企业。网络借贷最初的呈现形式是P2P。随着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发展,网贷平台基础已经扩大至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和金融机构。相应地,我们称这些公司为“网贷平台”。 网贷公司主要分为两种基本的商业模式:(1)直接借贷,一般称为资产负债表网贷,这类平台发行贷款,并持有贷款作为公司投资组合的一部分;(2)平台借贷(类似中国的P2N模式),这类平台与发放贷款的存款性金融机构合作,它们购买这些贷款,然后将整笔贷款卖给投资者,或者通过发行证券产品(例如会员偿付支持票据)的方式转售给投资者。

目前网络信贷业务的创新领域主要包括:1.提升传统银行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2.信贷融资渠道的“脱媒”和虚拟化;3.信用评估的大数据分析。

3、智能金融理财服务。 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上,金融科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收集、处理的进一步系统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趋势,这既包括前台投资决策,也包括中后台的风险管理和运营管理。与传统投顾相比,智能投顾将充分体现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如降低投资理财成本、分散投资风险、预测黑天鹅事件风险等。一方面,传统投资机构中开始引入大数据因子和人工智能算法来提升投资决策,特别是量化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以“智能投资顾问”为方向的科技公司,设计提供基于网络的智能化投资咨询平台,改善零售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无论是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券商还是投资机构,都在对智能投顾创新业务布局。

目前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业务的创新领域主要包括:(1)人工智能算法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2).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在信息搜集、处理中的应用;(3)人机交互技术在确定投资目标和风险控制过程中的应用;(4)云计算等在提升运用管理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4、区块链。 对于区块链技术,目前各界普遍认为,这是一项不确定性最大,但属于根本性、颠覆性的技术,具有分布式、免信任、时间戳、加密和智能合约等特征。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分歧也较大。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一旦技术成熟和被全面采用的话,则可能会彻底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结构和基础设施。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区块链技术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技术挑战,但该技术已成为全球金融创新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受到各国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重要原因。

央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伍旭川指出区块链作为加密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有望成为构建金融体系的基础架构。但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要稳步发展,成为能提供稳定架构的国家发行的加密货币,需要技术、商业设计、实践和监管适应。面对区块链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全球主要金融机构以及交易所已经开始积极布局,

以抢占先发优势,包括组建联盟制订行业标准,携手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核心业务区块链应用等。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领域投资热潮的不断升温,FinTech已经从边缘转向主流。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提出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科技金融发展迎来重大利好。金融科技新技术的运用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都将参与其中。根据全球市场动向来看,接下来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

1、行业去泡沫化。 随着金融科技公司越来越多,资本市场对该领域愈加了解,投资人将不再会进行广泛投资,而是集中投资该领域的佼佼者。在未来市场,那些仅仅想凭借FinTech这个概念而获得投资的泡沫平台企业,其成功的几率将会越来越小。只有那些已经开发出成熟的产品,并且获得消费者承认的公司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同时,伴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那些小公司会逐渐被大公司所吞并,市场将会出现区域龙头割据的局面。

2、依靠数据和科技变革传统金融业。 目前来看,金融科技有两大优势:数据和科技。借助这两者的驱动,智能性、便捷性、低成本成为金融科技变革传统金融的切入点,并为金融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带来更多机遇。对于传统银行业中以“中介、通道”功能为核心的业务,如支付清算、消费信贷等,最容易受到新技术的冲击。在国外,摩根大通已加强同FinTech公司的项目合作。在我国,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就是基于数据和科技的大型互联网平台,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广泛的外部战略部署,具备了获取各种不同维度的数据源的能力,也具备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应用的能力,符合了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趋势。

3、借助技术优化产品服务形态。 作为FinTech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技术和服务的重要性将会愈加突出。随着市场的成熟,金融科技公司的市场扩张方式将从现有产品的渗透,转化为通过不断创造推出新的产品,完成与现有产品的整合,然后依靠更好的技术,来实现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无缝连接,技术的核心作用将会更加凸显。此外,虽然它们从不同业务中抢占的银行客户,目前还缺乏忠诚度,但其优质的产品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理念将会让消费者对其愈加信任。

而 评价金融创新的标准,是服务实体和改善民生。金融创新的益处要落到激活实体经济,并最终改善民生。事实上,历史上所有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的诞生都来源于商业创新对金融的真实需求。既然金融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商业和生活,金融成功的标准就不应该只是技术的先进。先进的技术是金融的基石,但金融成功的终局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服务实体、便利消费、发展经济。从这个维度衡量,当金融科技还在强调技术优势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以技术为支点,深深扎根在现实应用中,让数亿老百姓和数百万的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反哺经济。所以,金融科技强调的技术赋能金融其实只是开端,技术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商业和生活才是真正发展的方向。

(作者为央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博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