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国距全球供应链还有多远? 中企仍需跨越从“销售驱动”到“采购驱动”的鸿沟

作者:丁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26 15:37:13

摘要:记者从刚刚召开的SAP中国峰会上获悉,SAP所属全球最大供应链商业网络SAP Ariba正式在中国开展全球供应链(BPO)授权战略合作,这是SAP全球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举措,标志着中国企业朝全球供应链体系大大迈进了一步。

中国距全球供应链还有多远? 中企仍需跨越从“销售驱动”到“采购驱动”的鸿沟

华夏时报特约记者 丁洁 北京报道

记者从刚刚召开的SAP中国峰会上获悉,SAP所属全球最大供应链商业网络SAP Ariba正式在中国开展全球供应链(BPO)授权战略合作,这是SAP全球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举措,标志着中国企业朝全球供应链体系大大迈进了一步。为此,本报专访SAP了 Ariba授权合作机构——北京智慧联合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知识官兼北美区域负责人、Ariba资深专家朱毅先生,他为我们解读了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具体路径。

首次在中国的BPO授权合作

华夏时报:在刚刚举行的SAP年度最高级别的商业盛会——SAP中国峰会上,SAP中国宣布SAP Ariba年底正式进军中国,SAP Ariba数据中心将于年底在中国落地,并同时正式宣布在中国全面开展全球供应链授权战略合作,请问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朱毅:事实上,2012年SAP宣布斥资43亿美元收购云端在线商务软件公司Ariba之前,Ariba一直作为一家软件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多年,只不过业务属于软件销售领域,国家电网和中国移动也都是Ariba的用户之一。此次正式宣布进军中国,标志着SAP收购Ariba进行大力整合后的重新发力,只不过这次发力将更加侧重于“云端”的应用,将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之中。2015年,SAP Ariba采购交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拥有200多万家供应商,全球财富2000强的76%企业都是在上面采购,我想,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SAP Ariba与北京智慧联合科技公司的此次合作,是其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全球供应链(BPO)授权战略合作,应该也是全球范围内的第三家许可,对于中国企业快速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华夏时报:如何理解全球供应链对于中国企业的价值和意义?又如何理解SAP全球供应链在中国首次授权战略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朱毅:21世纪,一切都是供应链的链接,链接创造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和价值的新发现。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只有快速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才有可能快速参与全球竞争,从而提升全球竞争力,这也是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根本出路。此次SAP Ariba首次在中国进行全球供应链授权战略合作,可以通过本土化机构的落地服务,帮助中国企业快速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而SAP Ariba就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供应链网络。

为广大中企架设桥梁

华夏时报:如何理解全球供应链?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全球供应链授权战略合作快速进入全球供应链竞争体系?

朱毅:BPO即商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是指企业将一些重复性的非核心或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供应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提高服务质量。本次SAP中国峰会所发布的全球供应链授权战略合作,主要是SAP Ariba通过授权中国本土公司,来为中国企业开展具体的全球采购寻源、全球采购执行和全球采购协同服务。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将可以不用花费太多软件费用和实施费用,就可以通过“全球采购业务流程外包”获得与全球供应链协同的机会。

华夏时报:在没有全球供应链之前,中国企业如何实现与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的链接呢?中国企业进展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究竟与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有多大的关系呢?

朱毅:这个问题非常好!中国一些非常大的企业,如华为等,当然可以通过购买或自己开发信息化系统,主动与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链接起来,但是这个花费是巨大的,至少也应该是千万级别的。而对于中国1300万家中小企业(很多也是规模以上企业),是很难承受这个成本的,因此,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与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还是隔着厚重的“万重山”。至于说中国企业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也仅仅限于内部的IT信息化,与全球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网络链接仍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或者说还没有真正开始,中国企业与全球企业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本次SAP发布的全球供应链授权战略合作及本土化公司服务,将为中国广大企业与全球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网络链接架起一座桥梁。

为中企转型升级助力

华夏时报:如何看待与全球供应链进行链接,对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价值和作用呢?

朱毅:这同样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要深刻审视中国大部分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需求。我想,供给侧改革中的“一降”(降低成本)是中国企业的最大问题及需求。我们也看到中国国务院日前公布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努力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六大成本。更有评论认为,这是降低企业成本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际上,这仅仅是从“企业外部”看待成本降低。那么“企业内部”是不是也应该采取措施来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呢?很显然,“销售端”是无法实现“企业内部”的成本降低的,唯有从花费最大的“供应端”着手,才能够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根据全球供应链的最佳实践经验,通过先进的全球供应链采购策略、管理和工具,可以节约18—30%的花费支出。

华夏时报:与全球供应链进行链接,除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外,还有哪些另外的价值和作用呢?

朱毅:全球供应链交易的实践表明,以下几个方面也能够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带来很大帮助。一是协同创新。创新不仅是中国企业关起门来的“自我创新”,或者在中国本土进行创新,中国需要通过与全球企业链接起来开展“协同创新”,确保中国创新与全球创新同步,也能够实现中国企业的持续创新。二是降低库存。供应链最大特点是“计划性”,通过有效的供应链计划,可以帮助供应链上的企业提高库存周转率。三是提高产品品质和增加利润。与普通电商平台重点关注“产品价格”不同,全球供应链交易更关注产品品质、供应的计划性、交货的及时性,最后才关注产品的价格。因此,通过与全球企业链接,可以实现企业产品品质和利润的双重提升。四是实现轻资产运营。全球供应链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研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物流、供应链金融、保险保理、通关报关等等,加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的全流程实现“协同”,从而真正实现轻资产运营。

中企离BPO有多远

华夏时报:企业主要包括“供应(采购)端”和“销售端”,但中国企业似乎都在“销售端”发力,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国外发达国家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这是不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企业距离全球供应链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朱毅:这确实是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指出了中国企业这么多年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怪现象”——“销售驱动发展”。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中国过去经济增长迅速,只要能够生产就能够销售,能够销售就能够赚钱,因此很多企业都是粗放式经营,属于比较初级的“资源经济”,还没有达到“效率经济”、“创新经济”以及全球500强企业正在实施的“协同经济”(或者说是国内提到的“共享经济”)。同样,对于国内轰轰烈烈的B2B、B2C、B2B2C、F2C、F2B等各种各样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也是属于“销售驱动型”。事实上,发达国家并没有中国如此喧闹的“电商”或“跨境电商”,他们更多考虑的是通过全球供应链的链接,实现企业之间的协同,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提高利润、降低库存、协同创新和轻资产运营,这是一种“采购驱动发展”的模式,值得中国企业认真思考和学习。“销售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也说明中国企业距离全球供应链还有很远的距离。

华夏时报:看来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任重道远,但这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鸿沟。作为SAP Ariba全球供应链的第一家授权战略合作的中国本地服务机构,将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呢?

朱毅:我们是一家多年专业服务企业的大数据公司,一方面,我们拥有近100万家中国优质企业的数据,通过数据“画像”,以及与全球信用评价机构合作,可以对能够进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的中国企业进行快速选择、审核和评价,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与SAP开展全球供应链战略合作的Zber全球供应链交易(B2B)平台,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花费很低的成本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采购寻源、采购执行和采购协同等,实现全球范围的采购,建立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协同,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是说,通过“供应端”和“采购端”的双向发力,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跨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